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专题 日期:20230923
做强地标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
  0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做强地标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09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做强地标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

——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探秘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丁乐坤

  

  

  做强地标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

  

  湖北恩施玉露

  

  

  做强地标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

  

  湖南陶岭三味辣椒

  

  

  做强地标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

  

  海南文昌鸡

  

  

  做强地标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

  

  体验馆入口

  

  

  做强地标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

  

  综合展区入口

  

  

  做强地标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

  

  云南展区

  

  

  做强地标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

  

  吉林展区

  

  

  做强地标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

  

  广东展区

  

  

  做强地标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

  

  江西展区

  本版图片由全国农业展览馆提供。

  

  千里江山、地大物博,广袤的中华大地孕育了丰饶的物产。在这当中,地理标志农产品犹如皇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承载着别样的地域环境、独特的生产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农耕、农趣、农味的生动呈现。做强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对于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9月22日,位于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正式开馆。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公益性地标农产品宣传推广平台,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集品牌培育和文化传承于一体,将线下展示体验和线上传播推广相结合,集中展示了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独特魅力、文化内涵以及产业发展成就。带着好奇和期待,记者探访了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

  

  红色地标彰显初心使命

  步入体验馆展览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青铜甬道,甬道上镌刻着云南勐库大叶种茶、吉林柳河山葡萄、江西广昌白莲等入驻省区市的代表性地标农产品,两侧墙面对应着当地农业文化遗产典型案例和古诗词,地面甬道和墙面图文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位于三层的综合展区,全景式介绍了地标农产品知识以及粮棉油、肉蛋奶、果菜茶等33种代表性产品,浓缩了我国地标农产品保护发展历程,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就能深入完整了解地理标志农产品全貌。

  “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那个也当粮……”一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鲜活再现了井冈山上的红色记忆。井冈红米因其表皮呈酱红色而得名,虽粗糙但顶饿,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军粮。红色展区的中国地图上,标示出全国各地具有红色印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赋予了地标农产品更为深厚的意义。洪湖莲藕、米脂小米、柞水黑木耳……这些来自老区的农产品不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更承载着新时代农民增收共富的希望,成为助力革命老区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厚重历史书写农耕底蕴

  农产品地理标志不仅代表着产品特质,更反映了一个区域的文化内涵、经济特征、生活方式,是一个区域品牌形象、经济文化的具象表达。展馆内俯拾皆是的历史典故与文化元素不断提醒着参观者,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有故事的产品,有乡愁的产业。时空的嬗变和人文的滋养,不仅让这些品质优良、绿色生态的农产品回味无穷,也彰显了厚重而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底蕴。

  以“京味谷”为主题的北京展区位于一层正门入口,除了代表清代皇家稻作文化的京西稻外,北京鸭、北京油鸡、佛见喜梨也让人食指大动。特别是妙峰山玫瑰,唐末五代就被僧人用来供奉佛祖,辽代成为朝廷岁供,至今仍是“京八件”的重要佐料。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广东展区,一株果实累累的荔枝树使人驻足。岭南是荔枝的故乡和栽培发源地,尤以“增城挂绿”最为珍贵。清代诗人李凤修写道:“南州荔枝无处无,增城挂绿贵如珠。”据载,北宋时增城就有100多个荔枝品种,如今仍有70个品种。

  河北展区的迁西板栗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诗经》《战国策》《左传》等古代书籍中多有记载。明洪武帝曾下诏“广植枣栗,以备欠年”。历史上,板栗就是当地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并可入药,被百姓称为“铁杆庄稼”。至今,迁西境内百年以上的大栗树随处可见、枝繁叶茂。

  

  群英荟萃展现地标风采

  目前,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已有吉林、湖北、湖南、海南、云南等15个省区市入驻。在这里,观众可以一站式感受各地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以及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精华所在。

  步入内蒙古展区,门头一条灵动的蒙古族蓝色哈达,与展馆墙面上的浅蓝色倒影形成呼应,充分彰显了内蒙古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展示区入驻的产品涵盖了牛奶、牛肉、羊肉、小麦、玉米、莜麦等54种,都是内蒙古大森林、大草原、大沙漠、大山脉等独特地理环境孕育出的营养丰富、口感上乘的优势特色农畜产品。

  陆川猪、百色芒果、融安金桔、钦州大蚝……八桂大地气候类型多样,是我国少有的宜农、宜林、宜牧、宜渔综合发展地区,广西展区地标农产品琳琅满目,充分展示了广西独特的人文地理风貌、多样民族文化及农产品的丰富内涵。

  “烟台苹果莱阳梨,潍县出了萝卜皮,肥城大桃甜如蜜,章丘大葱明水米……”脍炙人口的歌谣唱出了众多家喻户晓、蜚声中外的山东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山东展区,可以感受到山东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独特风味,以及“好客山东”的热情奔放。齐风鲁韵,岱青海蓝,每一个山东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背后,都凝结着齐鲁文化的源远流长。

  进入青海展区,则可以品味青海特色,领略“大美青海”生态之美。雪山下的牦牛,青海湖畔的藏羊,龙羊峡的虹鳟鱼、柴达木的枸杞、泛共和盆地的青稞、河湟地区的马铃薯和高原的冷凉蔬菜等,形成了高原特色产业优势区域,成为青海农牧业发展的亮丽名片。

  “绿色龙江,黑土优品”,在黑龙江展区,不仅能买到正宗的五常大米、庆安大米,还能买到九三大豆油、东宁黑木耳、穆棱大豆、勃利红松籽、伊春蓝莓等源于黑土地、产自大森林的地标农产品。

  甘肃展区的飞天造型让人感受到雄浑大气的盛唐气象。“厚道甘肃,地道甘味”,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发生少等独特资源禀赋,孕育出了天祝白毛牛、陇南油橄榄、敦煌李广杏等“独一份”品种,以及静宁苹果、麦积花椒、民勤蜜瓜、河西洋葱等“特别特”的生态产品,赢得了消费者普遍赞誉。

  湖北的潜江龙虾、房县香菇、麻城福白菊,湖南的永顺莓茶、炎陵黄桃、紫鹊界贡米,云南的普洱咖啡、临沧坚果、蒙自石榴,吉林的舒兰大米、汪清黑木耳、桦甸黄牛肉,海南的文昌鸡、保亭红毛丹、琼海胡椒……广袤的大地孕育出独特物产,丰赡的人文调制出无穷回味。踏进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不仅能够了解我国众多的地标农产品,获得舌尖上的享受,还能探寻“土特产”的自然和文化根脉,感受到中华农耕文明的博大精深。

  如此众多好产品,如何能方便快捷购买到?目前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已在京东、抖音平台上线,在展区每个产品旁,都放置着二维码,通过手机扫码,观众可以直接下单采购,实现线下体验、线上下单、配送到家。

  建设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是落实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的重要举措,对于增进公众对地理标志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在此金秋,让我们前往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启地理标志农产品体验之旅,以品说味,以味鉴品,感受来自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独特魅力。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