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综合新闻·广告 日期:20230907
“新三宝”书写乡村产业振兴的兰考“答卷” 让菌草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草” 黑龙江绥化市:多措并举保秋收 新疆鄯善县:电商产业园为农产品插上“云”翅膀 江苏赣榆区:“党建+信访”促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声明 农行山西分行:以高质量金融服务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003版:综合新闻·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新三宝”书写乡村产业振兴的兰考“答卷”
· 让菌草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草”
· 黑龙江绥化市:多措并举保秋收
· 新疆鄯善县:电商产业园为农产品插上“云”翅膀
· 江苏赣榆区:“党建+信访”促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 声明
· 农行山西分行:以高质量金融服务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09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农行山西分行:以高质量金融服务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梁晨霄

  今年上半年,中国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县域存款余额2740亿元、县域贷款余额1300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24亿元,分别较年初存款净增239亿元、贷款净增177亿元、农户贷款净增37亿元。

  数字增长的背后,是农行山西分行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全行业务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资源投入,推动改革创新,强化科技赋能。

  

  做好“特”“优”文章,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围绕山西省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的战略部署,农行山西分行持续强化金融创新,加大农村金融供给,提高金融服务“特”“优”农业和特色产业的精准度和适配度。

  把握山西省“有机旱作·晋品”省域品牌打造机遇,山西分行围绕粮食、果品、畜牧、蔬菜、中药材、酿造6大特色产业,针对性推出“晋粮e贷”“晋果e贷”“晋牧e贷”“晋菜e贷”“晋药e贷”“晋酿e贷”等“晋品e贷”6大系列产品,并于今年5月18日举办“晋品e贷”全省新闻发布会,打响农业银行专业化、精细化服务“特”“优”农业第一枪。截至6月末,全行“特”“优”农业全产业链贷款余额84亿元,较年初增加20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8亿元。通过支持“特”“优”农业发展,主动助力全省市场主体倍增,全行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4.2万户,投放贷款44亿元。

  围绕山西文旅强省战略,大力支持优质景区项目建设和文化传承项目。文化强省、文旅强省是山西转型发展的重头戏。近年来,农行山西分行先后为五台山、平遥古城、洪洞大槐树等景区投放贷款11亿元;为云冈石窟、壶口瀑布等景区上线智慧景区系统,全省AAAAA级景区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80%,实现“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龙头景区全覆盖。针对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特点,农行山西分行对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贷”进行升级创新,推出了“文化遗产贷”,全力支持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截至6月末,全行为平定砂器、水塔醋业等非遗项目累计发放贷款4.5亿元。

  支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重大部署,积极推进“一县域一市场一方案”专业镇服务模式。围绕先进制造、特色轻工、特优农业等领域的省、市级专业镇,山西分行构建“一县域一市场一方案”专业镇服务模式,助力山西制造业振兴、推进县域转型发展、推动特色产业富民增收。截至6月末,省级十大专业镇特色产业集群贷款余额达到6.8亿元,在专业镇金融服务的促动下,全省支持小微企业的热情有效激发,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49亿元,较年初增加50亿元,增幅达到54%。

  

  深化业态协同,打造乡村异业联盟

  农行山西分行主动入位、主动作为,与各种业态紧密联合,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乡村振兴服务异业联盟。

  与各类主体签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构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生态圈。目前,农行山西分行已与农业农村厅、水利厅、文旅厅、林草局、粮食与物资储备局、农机发展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妇联、供销社、联通、电信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或合作方案,携手助力全省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与各类主体开展专项活动,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走深走实。与工商联深化合作,持续推进“万企兴万村”活动开展;与河南、福建、浙江等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筛选优质企业,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已对接服务企业189户;与省残联合作上线“e推客”平台,搭建起农行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全面开展金融助残工作,进一步拓宽了农户获取贷款的渠道。当前已合作县级残联101个,县域覆盖率达到94%;连续两年与省农业农村厅合作开展“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大赛,为170个创业创新三农主体提供金融服务;与农业农村厅、山西财经大学合作,开展农业合作社财务制度培训活动,计划为两万多家合作社提供培训服务,目前已培训5566家,对于规范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必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推进数字化转型,运用现代科技服务乡村

  农行山西分行发挥长期深耕三农的经验,适应全社会各行各业转型的大趋势,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全方位推进智能场景建设,深入做好乡村金融服务,持续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深入实施农户信贷科技赋能,持续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一方面,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快推进线下整村信息建档与线上多渠道数据引入,持续提升农户线上化、便捷化融资服务能力,努力打造农民群众触手可及的“指尖银行”。另一方面,将新技术融入办贷流程,实现农户信息采集、调查、业务受理一站式作业,进一步缩短业务链条,提升服务效率,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截至6月末,“惠农e贷”“纳税e贷”“抵押e贷”等农银e贷线上产品余额达到332亿元,较年初增加100亿元,广大农户和小微企业通过手机、互联网等电子渠道充分享受到了便捷、普惠的金融服务。

  搭建数字乡村云平台,推进各类涉农场景上“云”,推动科技与金融服务一体化输出。数字乡村云平台将金融产品和服务内嵌到农户生产生活日常中,提供从村到乡镇到县级由下至上,集党建、乡村治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金融便利化等于一身的综合化信息服务平台。截至6月末,全行县域掌银月活客户总量239万户;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代发资格县区达到114个,覆盖率95%;综合赋能型惠农服务站点乡镇覆盖率达到86%,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推出“智慧畜牧贷”,有效破解了牛羊等活体不能抵押的融资难题。“家财万贯、带毛不算”,活体不能抵押,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申请贷款的难题。为此,农行创新推出“智慧畜牧贷”,通过智慧畜牧场景平台,运用智能耳标、网关、摄像头等物联网设备,自动采集活体牲畜生命体征数据,实现活体牲畜远程查看和自动预警,解决了活体抵押难题。目前,“智慧畜牧贷”在山西省实现了县县全覆盖,贷款金额达到4.8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