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黄鳝体壮而肥,肉嫩鲜美,营养丰富,滋补作用最强,故我国民间有“夏日黄鳝赛人参”之说。
黄鳝是一种野生穴居鱼,长年生活在池塘、沟渠、稻田田埂边。小时候,每年的盛夏时节,我都要和左邻右舍的孩子,到田埂边去捉黄鳝。捉黄鳝的工具很简单,一根二三尺长的竹竿尽头,系四五尺长的细塑料线,再挖半罐泥蚯蚓。正午,正是太阳朗照大地时,鸟儿在树林中啁啾,蝉儿在枝头欢唱,我们穿着短裤,光着脚丫,提着小木桶和竹竿,一路搜寻。此时的田野上,水稻生长得正茂盛,稻叶在炽烈的阳光照射下,发出青绿色的光芒。我觅到漏水的洞口,就在弯钩上穿上蚯蚓,把线慢慢地放入洞口约一寸处。稍待片刻,看到钓线轻轻晃动,知道有黄鳝上钩了,急忙提竿。狡猾的黄鳝面对诱饵愚蠢无比,蚯蚓带钩吞下,咬不断,走不脱,只好狼狈地束手就擒。
在乡间,捉黄鳝还有另一种方法——放笼子,那是大人干的活。我的父亲心灵手巧,他用带有倒刺的竹篾编制成高30-40厘米、直径15厘米左右、两端较细的竹笼,其底口封闭,上口敞开,便于抓取黄鳝。在笼的下端编上几根薄竹片,形成倒须的小口,使黄鳝能自由地从外边钻入,而不能退出笼外。捕捉前,他用活蚯蚓与草木灰拌合做成诱饵,取少量装入饵筒中,再将其插入诱笼,同时用木塞塞紧笼口。每天傍晚,父亲将笼子轻轻地放入池边或稻田,用力下压,入泥3-5厘米。第二天凌晨收笼,每次能捕2至4公斤鳝鱼。
捕到的黄鳝,大多被父亲拿到市场卖掉,有时也留一两条给我们解解馋。母亲擅长做爆炒黄鳝。她先把鳝鱼洗干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放盐、胡椒、黄酒、生粉腌制10分钟,再把大蒜去皮洗净,放入冷水锅煮熟待用,豆瓣剁细,接着把铁锅烧旺,倒入豆油,待油爆热,下姜蒜煸香,然后放鳝鱼丝快炒,加豆瓣、酱油、葱段炒至鳝鱼熟时,加鲜汤烧沸,最后撒些味精、淋点香油起锅装盘。其味至鲜,肉质细嫩,口感绵滑,真是妙不可言。
我国早在2000年前就已经把黄鳝列入食谱之中,不少文人墨客也对黄鳝大加赞赏。我家乡滨江临海、河网密布,是典型的鱼米之乡,黄鳝是家乡众多河鲜中重要一员,由它烹制的各种佳肴风味独特,让我久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