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口岸街道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生动的乡村美景宛如画卷:一垄垄耕地分布整齐,广袤无垠的农田里绿油油的秧苗随风摆动,一条条新建的机耕路延伸到田间地头,一条条平整宽阔的灌溉沟渠顺畅通水,一架架无人机在种粮大户的遥控下平稳起飞,在田头来回穿梭,均匀地喷洒出雾状药液……放眼沃野平畴,新的丰收正在孕育。
近年来,泰州市口岸街道科学制定规划、积极统筹协调、精准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2年完成37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今年计划实施7000亩的高标准田建设,按新规范进行改造提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落实农业措施、水利措施、道路措施,有效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以发展优质稻麦产业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打造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两年多来,口岸街道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完成率已经达到85%。
通过抓质量、促进度,口岸街道全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惠民工程,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打下坚实基础。今年的高标准农田项目中,街道计划新建3座农桥。位于郎庄村七组的一座“功德桥”建于上世纪90年代,已经出现了桥面下沉、部分塌陷等险情,被认定为危桥,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出行和农业生产。在多方努力下,重建这座“功德桥”被列入2023年的建设项目中,新桥的设计跨度将达30米,宽度将达6米,限重将提高到20吨。据了解,最近该桥正在进行桥桩浇筑工作,施工进展顺利。
乘着高标准农田改造的“春风”,口岸街道将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通过有序推进一体化灌溉泵站建设,有效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为农业丰收提供坚实保障。据统计,今年街道投入1420万元,新建智能一体化泵站7座,新建明渠3394米、灌溉暗渠2243米。此外,新建3.5米宽机耕路6270米、3米宽机耕路2497米。
充分利用土地,实现稳产高产,改变过去“靠天种田”的观念,口岸街道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生产条件将得到大幅改善,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有力助推全区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与此同时,由于大面积进行中低产土壤改良,粮食作物稳产,年生产能力将达到725万公斤,且全部是优质农产品,预估年总收入达180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