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农村合作经济 日期:20230506
订单农业促增收 全程托管服务强 股份合作社里的“红+绿”密码 贵州仁怀市 “一村一策”让村集体经济“活水长流”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 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民村集体齐增收
  007版:农村合作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订单农业促增收 全程托管服务强
· 股份合作社里的“红+绿”密码
· 贵州仁怀市 “一村一策”让村集体经济“活水长流”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 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民村集体齐增收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05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贵州仁怀市 “一村一策”让村集体经济“活水长流”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近日,贵州省仁怀市五马镇龙里村兴康农养殖场中热闹非凡,工人们正忙着将鸡蛋分类打包装车发走。这是龙里村新引进的30万羽蛋鸡养殖项目。

  曾经的龙里村因地处五马河流域附近,受生态环境限制,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农民收入低,青壮年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大量土地闲置,村子成了“空心村”。为了打破这一发展瓶颈,五马镇党委调整思路,充分依托各村资源优势,采取“一村一策”的方式,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由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经过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五马镇按照“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由仁怀兴康农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000万,财政投入资金110万,龙里村提供38.6亩土地,用于建设智能化蛋鸡舍、化肥厂、饲料库房,形成了产业设施一体化的村集体经济项目。

  “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就业,收入不错、离家又近、照顾老人和孩子都很方便。”村民钟进芬听闻家乡办起了养殖场,便选择回乡务工。

  为进一步带动农户致富,该项目由公司提供鸡苗和技术支持,党支部负责监督管理,村民参与务工,还将鸡苗发放给周边有条件的农户进行散养,党支部统一回收返销给公司,切实增加了农户收入。

  在利益分配上,龙里村财政资金入股每年获保底分红5.8万元,效益分红2万元以上,还能够获得土地流转费3.1万元,提供用工100余人次,发放工资3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8万元左右,实现了“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农民务工”的多重效益叠加。

  龙里村只是仁怀市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仁怀市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时坚持做到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充分立足181个村居的区位优势、气候优势、水源优势等,挖掘潜力、打优势牌、谋特色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村集体经济项目500余个,实现“一村一特”发展目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上,仁怀市充分考虑村情民意,把不适宜分散经营的土地由村集体进行流转,承包开发或发包给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效益。对于群众参与意愿强,村集体经济项目有条件的,引导1万余名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形式入股,激发群众参与发展积极性,把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增加群众收入结合起来,实现“双提升”。

  不仅如此,在经营模式上,仁怀市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巩固壮大“订单式”“合同式”等销售模式,依托“黔货出山”平台,持续向省外、国外市场推荐优质特色产品,积极培育乡村能人,探索直播带货、电商淘宝新业态,柚子、大米、羊肉等10余项特色农产品的线上销售额已达800余万元,有效改变了以往“扶贫式”“兜底式”的老路,走出一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通过精准施策,2022年仁怀市村集体经济总量突破1.95亿元,经营性收入达到5174万元,纯收益达到2138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10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有55个,2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有103个,每个村(社区)村集体经济积累平均131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