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已建成‘扫黄打非’基层站点528个,其中省级示范点4个、市级示范点12个、县级示范点67个。”近日,河南省民权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忠强在全省“扫黄打非”指挥系统暨基层站点建设会议上介绍。
近年来,民权县高度重视“扫黄打非”工作,精心组织,突出重点,不断推动“扫黄打非”工作走深走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扫黄打非齐动手,净化市场不滞后,宏观调控政策有,文化市场不能丢;举报奖励办法足,保护举报范围有,个人信息在里头,严惩淫秽不忽悠……”近日,民权县龙塘镇王玉环村的村头大喇叭响起了“扫黄打非”宣传歌谣。在王玉环村大街小巷,“扫黄打非”宣传板块举目可见。“扫黄打非”长廊里挂着“开展扫黄打非,净化社会环境”“尊重知识,尊重劳动,打击盗版”等横幅。步入村文化活动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人人参与扫黄打非,创文化领域一片净土”主题漫画。“我们都喜欢到这里来,不仅可以在公园乘凉散步,也能通过形式多样的‘扫黄打非’宣传版面了解到很多知识。”村民冯绍荣说。
“我们每月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活动,此项活动使群众牢固树立不信谣不传谣、文明上网的安全意识,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王玉环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利介绍。“王玉环村是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是龙塘镇落实宣传‘扫黄打非’的前沿阵地。”龙塘镇党委书记王东风说。
记者了解到,民权县坚持以创促建、整体推进,积极打造“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绿洲街道史村铺村、双塔镇秣坡村、龙塘镇王玉环村和程庄镇葛庄村被河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确定为全省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民权县还通过开展“扫黄打非”知识宣讲、举办新时代文明讲堂、成立巡查志愿服务队,将“扫黄打非”工作融入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平台,形成多个平台共建共治共融格局。
据悉,民权县委和各乡镇(街道)党委分别成立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各行政村成立了“扫黄打非”工作站,建立了“扫黄打非”工作巡查队伍,做好常态化日常巡查工作。为充分发挥三级联动运行机制,县里建立了考核奖励制度,2022年对“扫黄打非”工作开展积极的14家单位和38名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在具体行动上,民权充分发挥县乡村和成员单位工作力量,深入开展“净网”“秋风”“护苗”专项行动。县“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公安、网信、文化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大力扫除淫秽色情、低俗、暴力恐怖、封建迷信等有害信息和侵权盗版出版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近年来,三级联动开展工作检查26次,累计检查印刷厂、书店、文具店、音像制品店、网吧、KTV等经营单位(户)100多家,收缴各类非法出版教材、教辅读物12300余册,关闭涉黄涉赌网站9家;查处传播淫秽物品类案件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4人获评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个人。
为提高青少年儿童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民权县实验小学组织开展“护苗2022”系列活动。组织教师开展图书安全检查,净化阅读环境;开展“护苗·第一课”主题班会,让学生意识到维护文明环境的重要;开展唱响“护苗”歌,传承经典,弘扬正能量。民权县实验小学校长刘向阳向记者介绍,“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缺乏辨别力和自控力,容易受社会‘黄’‘非’风气的影响。学校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明白了如何辨识不良信息,提高安全意识,维护校园纯净文明的育人环境。”
这只是该县众多学校的缩影。结合“护苗”专项行动,民权县成立了“护苗联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护苗联盟”宣教基地,实现了339所中小学校“护苗”工作站全覆盖,打造市级“护苗”工作示范点5个、县级示范点34个,组织中小学校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手抄报、推介赠送优秀图书、创作“扫黄打非”非遗作品、播放“护苗·网络安全课”、发放“致中小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和家长自觉远离和抵制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
民权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县“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毕道喜说,“通过推进‘扫黄打非’进校园工作,有效地净化了全县校园内的文化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
“‘扫黄打非’工作在全县发挥出了维护主流价值、倡导健康文化生活、深入移风易俗等方面的良好作用。我们将通过党建引领增强‘扫黄打非’向心力,多元互动提高‘扫黄打非’主动力,共建协作扩大‘扫黄打非’影响力,努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确保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民权县委书记张团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