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4版:版名:综合新闻·广告 日期:20220916
点赞“真善美” 画好“同心圆” 水利部:十年来1500亿中央资金用于灌区建设和改造 重庆:350场特色活动庆祝丰收节 浓墨重彩描绘秦东大地乡村振兴新画卷
  004版:综合新闻·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点赞“真善美” 画好“同心圆”
· 水利部:十年来1500亿中央资金用于灌区建设和改造
· 重庆:350场特色活动庆祝丰收节
· 浓墨重彩描绘秦东大地乡村振兴新画卷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9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浓墨重彩描绘秦东大地乡村振兴新画卷

——农行陕西省分行倾情服务渭南乡村振兴
王杰 肖海东

  

  

  浓墨重彩描绘秦东大地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2年3月10日,农行渭南分行隆重举行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行誓师动员大会。

  在关中平原最宽阔的地带,在八百里秦川的最东端,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陕西省渭南市这片古老而厚重的神奇土地正在焕发着勃勃生机。身处“关中粮仓”,如何更好地扛起服务三农的责任担当,践行自身职责使命,打造服务乡村振兴品牌样板?农行陕西省分行以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强大的定力韧劲描绘出了一幅金融服务秦东大地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这100万的贷款,真是解决了合作社的燃眉之急!”富平县华丽柿子专业合作社创始人石华丽高兴地说。

  富平县华丽柿子专业合作社从1999年开始从事柿子的种植、加工和销售,20余年来先后经历三次扩张,目前建有200亩标准化柿子示范基地及富平尖柿非遗传承馆、柿子风情园,已成为集柿子种植、柿饼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标杆合作社,基本实现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农行向合作社每户社员贷款30万元,有了这笔钱,社员们就能大胆收购柿子并加工,基本上家家户户每年能够赚10多万元。”石华丽谈起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深有感触。

  农业农村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一直以来,农行陕西省分行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不断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上谋思路、找对策、创亮点,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推进产品和模式创新,持续擦亮金融服务三农底色,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实金融支撑,以金融之力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截至8月末,各项贷款余额3433.7亿元,较年初增加334.8亿元,其中,县域贷款余额1334.1亿元。较年初增加151.7亿元;涉农贷款余额787.3亿元,较年初增加56.2亿元。

  

  打造“党建+金融”模式

  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夯基垒台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站在新的起点,展望乡村美好未来,农行陕西省分行把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作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政策资源持续向县域农村倾斜,不断改革创新,从战略高度确定将农行渭南分行打造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行”,进一步激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模范生”动能,先后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和三年规划、5个板块推进方案、考核评价办法等一揽子配套政策,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举措,完善支持政策和组织保障,绘制出全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作战图”。

  强化银政合作。农行陕西省分行积极推动辖属机构与各级政府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措施举措的落地实施。在全行范围内择优选派47名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金融专业干部到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挂职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为陕西省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专业人才支撑,充分发挥挂职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在项目对接、业务创新、金融服务改进等方面深入发力,同政府相关部门一道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生根,全力跑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加速度。农行渭南分行先后在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韩城、澄城实地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调研,召开“赋能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专题座谈会,积极将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示范行”与打造“中国乡村振兴示范县”相结合,围绕地方区域产业特点,找准着力点,推动各项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

  强化组织推动。坚持举全行之力抓三农县域业务,成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领导小组,通过党委会、分析会、工作会、督导会,对助力乡村振兴和服务三农工作进行重点安排、专项部署。建立分支行纵向联系、部门间横向沟通的协调机制,组建涵盖“行长+机关+网点”的柔性工作团队,以县域为中心,深入实施网格化服务模式。

  强化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党建共建共融新模式,创新开展“农行+乡村振兴”模式的支部结对子活动,渭南分行先后打造了白水精准扶贫包联、澄城乡村振兴结对、大荔防汛抗灾帮扶等一批广受认可的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新模式。

  

  构建“特色+普惠”体系

  为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增添动能

  “惠农e贷”是农业银行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专门为农民设计的一款批量化、便捷化、普惠化的线上贷款产品,通过系统自动核定授信额度,自动完成贷款审查审批,为客户提供自助申请、签约、用款、还款全线上化服务。农行陕西省分行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布局和各县区资源禀赋、产业特点,以“惠农e贷”为基础,“一县一特色”创新产品,坚持小规模农户“简数据、广覆盖、低授信”、能人大户适度授信、专业大户追加授信的做法,持续推动“惠农e贷”扩面上量。8月末,全行“惠农e贷”余额达到148.8亿元,较年初增加34亿元,年内累计投放159.2亿元,成功打造“惠农e贷”超5亿元支行1个。

  “没想到惠农贷款这么方便快捷!农业银行的‘惠农e贷’真是给我帮了大忙!今年引进花椒新品种,扩大土地租赁面积的资金在家门口就解决了,30亩9000多斤花椒的收成全靠‘花椒贷’。”韩城市桑树坪镇梁山村椒农张先生激动地说道。像张先生这样的农户还有很多,他们不仅体验到了农业银行贷款的方便快捷,更享受到了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金融支持农业产业振兴则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为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针对普通农户特别是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个体工商户等有营业执照的农户,农行陕西省分行在优惠利率的基础上实施普惠贷款优惠利率,进一步降低农户的融资成本。同时,推动县域支行深化同当地乡村振兴局的合作,开展政府增信业务模式,在脱贫农户申请脱贫小额农户贷款时,给予政府贴息的补助政策,帮助更多脱贫户更好更快地发展、扩大产业规模。

  围绕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行”目标,农行陕西省分行积极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聚焦重点领域,深化“一揽子”服务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以农业特色产业化为抓手,及时整合拓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户等产业链资源,创新推出“富民贷”“锦绣前程贷”等乡村振兴特色金融产品,深入推进渭南特色产业链金融服务工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截至8月末,渭南分行县域贷款增速2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26个百分点。

  为助力端稳“中国饭碗”,农行陕西省分行聚焦粮食安全和种业振兴,开通“绿色通道”,对粮食领域农户优先建档、优先审贷、优先放贷,最大限度满足粮食种业农户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确保农户生产经营融资需求不误农时。截至8月末,农业贷款余额145.9亿元,较年初增加18.7亿元;乡村产业贷款余额207.2亿元,较年初增加33.3亿元;粮食安全领域贷款余额26.6亿元,较年初增加5.8亿元。

  

  加快“线上+线下”融合

  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提档升级

  农行陕西省分行积极推进网点数字化转型工作,强化科技赋能,不断加大高频场景拓展落地力度和互联网金融产品推广力度,升级打造涵盖物理网点、自助银行、惠农通服务点、网上银行、掌上银行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推动金融服务进一步向乡村下沉,不断丰富乡村“金融+生活”场景,推动农村地区支付线上化、智能化。农行渭南分行在行政村设立惠农通服务点的覆盖率达91%以上,推广农行掌银乡村版月活达3万户,由过去让客户跑腿变为让数据跑路,切实增强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捷性。

  为全面加强县域支行和网点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建设,农行陕西省分行有机结合县域支行的服务功能提升和服务主体下沉,充分发挥遍及县域城乡网点服务体系和乡村线上金融渠道优势,围绕壮大集体经济和农民致富,积极推进“农户信息建档+全线上化办贷”双轮驱动新发展模式,常态化推进“深耕乡村”行动和农户信息建档工作。渭南分行农户信息建档较年初增加6151余户,余额达9万户;预授信额度134亿元,户均授信15万元。

  科学建立县域支行分类评价和分类管理体系,结合县域支行机构改革落地,持续优化中后台设置和人员结构,精简上收17项管理职能,进一步减轻基层管理负担。积极探索基层网点服务和经营信贷业务的有效模式,以农村普惠市场为阵地,以服务农户、农村个体商户、小微企业为重点,渭南分行着力打造20个服务三农示范标杆网点,按季监测、排队、通报,有力提升县域支行和网点三农服务能力,全辖50个县域网点开办“惠农e贷”、微捷贷业务,占比达到100%。

  “秦东大地上广袤无垠的‘希望田野’,应是金融服务的‘热土’。农行陕西省分行将立足新发展阶段,紧紧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全员合力,融汇全行资源,创新服务模式,优化金融供给,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持续发力,积极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经营主体,更好地发挥金融‘造血’功能,全力为渭南市乡村振兴添彩。”农行陕西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