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畜牧兽医 日期:20220815
肉牛全产业链向纵深推进 多措施助力养殖业度过高温天气 图片新闻 羊产业奏响乡村“振兴曲”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尚玉宝:养殖“二代野猪”发了家 第二届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峰会在昆明举办 养牛新机制让小村“牛”了起来
  006版:畜牧兽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肉牛全产业链向纵深推进
· 多措施助力养殖业度过高温天气
· 图片新闻
· 羊产业奏响乡村“振兴曲”
·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 尚玉宝:养殖“二代野猪”发了家
· 第二届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峰会在昆明举办
· 养牛新机制让小村“牛”了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8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山东潍坊市

养牛新机制让小村“牛”了起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

  日前,一处位于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北孟镇朱家庄子村的高标准养殖场,迎来了首批“主人”——200头怀着小牛犊的安格斯肉牛。“咱还是头回见这种牛,通体乌黑,体型健壮,一看就是高档货。”村民社员宋启田笑言。

  看着在场内撒欢的肉牛,养殖场的主人、昌邑富荣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跃富言语振奋:“从今年3月份与胜伟集团对接,到争取农担和银行支持,再到场圈建设,直到今天的肉牛进场。一路走来,深切感受到这个产业政策太好了,这个事儿干对了。”

  产业政策好在哪里?好在潍坊市构建的“碱地和牛”联农带农机制:肉牛龙头企业胜伟集团将带犊母牛交给农户饲养,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公司为养殖户的贷款提供担保增信和财政贴息,胜伟集团为每头母牛购买定制化保险,提供防疫、技术、回收等保姆式服务,小牛犊每头1.2万元回收,农户纯利润约6000元,母牛生产3胎后再原价回收母牛。

  潍坊市为何制定这样的肉牛产业发展政策?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畜牧业发展中心主任孟凡东介绍,潍坊2018年被确定为国家唯一的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潍坊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进口活牛的港口之一,周边有大面积的盐碱地,土地和牧草资源丰富。于是,潍坊市决定加快引进国外优质肉牛母牛种群,改良本地黄牛种群,发展食草节粮型高档肉牛产业。

  看到好政策,北孟镇率先“吃螃蟹”。“今明两年选择10个村庄,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平台,充分利用农担和金融政策,发展肉牛标准化养殖,力争每个村养殖规模达到1000头,全镇养殖量在万头以上。”北孟镇党委书记黄瑞东说。

  作为潍坊高档肉牛产业链“链主”企业,胜伟集团一方面着力打通“政企银担”协同机制,支持农户“养得起”“养得好”,另一方面着力在产业链条两端做文章。集团董事长王胜坦言:“前端在南美建设育种基地,筛选引进世界顶级安格斯肉牛品种并进行本土化育种,依托生物育种扩繁技术体系,生产适应中国盐碱地特点的安格斯黑牛产品——‘碱地和牛’。后端发力种养循环、肉牛深加工和品牌营销等方面,叫响‘碱地和牛’高档肉牛品牌。”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