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数字乡村 日期:20220418
让数据跑起来 让群众少跑路 “城市大脑”为砀山梨定制气象监测报告 幸福晚年畅享智能生活 “峨眉奶奶”搭上新零售 “诚信码”推动乡村系统集成改革 短视频平台聚焦农业春耕一线 智慧监控“站高望远”赋能耕地保护 5G超远覆盖助力渔民扬帆远航 嘉兴邮储加大投放服务“数智养猪”
  007版:数字乡村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让数据跑起来 让群众少跑路
· “城市大脑”为砀山梨定制气象监测报告
· 幸福晚年畅享智能生活
· “峨眉奶奶”搭上新零售
· “诚信码”推动乡村系统集成改革
· 短视频平台聚焦农业春耕一线
· 智慧监控“站高望远”赋能耕地保护
· 5G超远覆盖助力渔民扬帆远航
· 嘉兴邮储加大投放服务“数智养猪”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04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安徽宿州

“城市大脑”为砀山梨定制气象监测报告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高文

  近日,位于安徽宿州市的砀山梨园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气象监测报告——《砀山梨倒春寒监测报告》,这份报告来自宿州市“城市大脑”。据了解,阿里云和达摩院技术专家此前进行了专项农情调研,“城市大脑”基于当地气象数据和砀山酥梨种植模型完成了酥梨生长周期中各项指标分析与预警,针对砀山梨园的梨树种植给出了精细化的科学指导。

  3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也是砀山梨管理的关键月份。根据监测报告,当地表温度大于5℃、平均气温高于15℃,持续一周即具备开花条件。只要梨树开花,梨农就要积极预防极端天气。突如其来的倒春寒、暴雨、大风都会将花絮打掉,从而影响产量,造成损失。

  报告建议,对比历史同期数据,3月6日起温度大幅度升高。这个阶段需要密切关注砀山梨一号梨园是否进入花期;3月26日至3月30日可能有较强寒潮,如果26日前观察到当地酥梨的大面积开花,则需要提前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

  砀山被誉为中国梨都,砀山酥梨的种植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是国内单品种植面积最大的果树品种。其中砀山县有40万亩酥梨种植园,年产近100万吨。近些年,由于树龄老化带来的种植成本不断提高、种植工艺更新较慢等问题使得酥梨品质不断下滑,影响了砀山酥梨产业发展。

  为了帮助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安徽省宿州市“城市大脑”数字农业板块在去年底成功上线。负责承建“大脑”的阿里云团队研发了酥梨的“数字种植模型”。在酥梨种植过程中,这套模型可以将气象、土壤等各类农情、长势数据等各项参数实时收集、分析,及时对农户进行农事操作预警。

  目前,宿州“城市大脑”农业板块通过产供销一体化的方式,帮助宿州更多的特色农产品改善生产种植,走出安徽。其中,埇桥区富民瓜菜专业合作社已建设完成皖北第一家绿色蔬菜工厂。通过无土栽培的方式,合作社培养四十余种绿色、有机、无公害绿叶菜,年产12茬,亩均效益相较于传统土地增加5倍。泗县新联禽业通过数字化禽舍生产的“好念头”富硒鸡蛋,通过宿州“城市大脑”数字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的系统能力,4个月实现销售2000余万元,相当于去年全年销售额的25%,毛利增加30%,复购率达到60%。

  据统计,宿州城市大脑农业板块连通当地10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的特色农产品,为将宿州打造成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奠定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