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渔业渔政 日期:20211211
农业农村部调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水生物种核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农业农村部开展渔业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办法集中研讨调研活动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公示首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名单 “鱼菜共生”新模式 打造“植物梦工厂” 河北昌黎海湾扇贝成为渔业支柱产业 强化执法能力建设 构建高效执法体系 授人以渔 共享发展 湖南浏阳:智慧渔政有效遏制非法捕捞
  006版:渔业渔政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农业农村部调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水生物种核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 农业农村部开展渔业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办法集中研讨调研活动
·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公示首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名单
· “鱼菜共生”新模式 打造“植物梦工厂”
· 河北昌黎海湾扇贝成为渔业支柱产业
· 强化执法能力建设 构建高效执法体系
· 授人以渔 共享发展
· 湖南浏阳:智慧渔政有效遏制非法捕捞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2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湖南浏阳:智慧渔政有效遏制非法捕捞

张可夫 刘良恒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王春植

  “有了这24小时抓拍系统,我们护渔人更放心了。”12月5日早上7点,55岁的潘应交和渔政执法人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潘应交是湖南省浏阳市退捕转型后的一名护渔人员。潘应交所说的抓拍系统,其实就是智慧渔政系统。这套系统的加持,护渔人、执法队员能够更有效地遏制非法捕捞现象。

  浏阳市按照中央、省、长沙市统一部署,大力推进禁捕退捕工作,全市133户渔民全部完成渔民退捕协议签订,潘应交就是其中之一。

  十年禁渔,关键在渔民,难点也在渔民。“虽然政府为我们购买了社保,但等到领取退休金还有几年。我也没有其他特长,擅长的就是水上作业。”因此,潘应交退捕上岸后,从一名渔民变成了护渔人,协助渔政执法人员护渔。

  在完成退捕任务的同时,湖南省浏阳市制定《禁渔巡护员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方案》,成立了全省首支禁渔巡护队,引导渔民转变角色,使渔民从水上捕鱼变为岸上护渔,截至目前已有126人签订了护渔员协议,成为了光荣的护渔人。

  落实“十年禁渔”,光靠渔民退捕一条腿发力还不够。

  即便是禁渔主要力量——浏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四中队,也只有10名执法人员,靠人力难以禁绝。为此,湖南省浏阳市率先启动智慧渔政系统建设并于今年11月正式启用,在浏阳河、捞刀河、南川河三大河流布设了40个高清摄像头,形成了水上有执法船艇、陆上有执法车辆、空中有无人机、河岸固定视频监控系统的立体监督体系,推动禁渔监管向科技化、信息化、智慧型转变。

  11月5日晚10时许,浏阳市农业农村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四中队执法人员在高坪镇双江村巡查时,收到试运行的智慧渔政系统发来的警报信息,照片显示:一男子驾驶一艘小船在浏阳河中央,双手有向外抛撒的动作。执法人员迅速赶至现场,将刚刚上岸的男子抓获。经查,该男子是当地村民,当晚使用粘网捕获5条河鱼,共计0.33千克。执法人员介绍:“虽然渔获物不多,但男子涉嫌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非法捕捞活动,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系统能准确识别非法捕捞、一人多竿等行为,一旦发现非法捕捞、生产性垂钓等行为,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到场处置,希望市民爱护渔业资源、保护母亲河的生态环境。”浏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李斌表示。

  在智慧渔政加持下,浏阳河成功创建成为全国17个第一批示范河湖之一,是湖南省唯一代表,浏阳河的水质均值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时至今日,十年长江“禁渔令”实施将近一年,浏阳河非法捕捞现象得有效遏制。

  漫步在冬日的浏阳河畔,两岸山水相映,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河水里来回穿梭、嬉水戏波,一幅“水至清亦有鱼”美好的生态画卷浮现眼前。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