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如画,丰收稻谷香。行走在武汉的郊野,或清丽脱俗,或精致典雅的魅力村湾,留住八方游客匆匆的脚步;青山绿水、小桥繁花,这些来自乡村的元素,勾起人浓浓的乡愁。
乡村振兴,农旅先行。近年来,武汉市深挖农业多种功能,拓展休闲旅游产业链条,打造田园综合体,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武汉乡村焕发勃勃生机。
武汉市乡村休闲游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政策一路“护航”。2012年,武汉出台《武汉市赏花游发展规划(2012-2020)》,全面启动武汉市“新花城”建设。2013年,《武汉市赏花游三年建设总体实施方案》,谋划武汉新城区赏花游发展蓝图。2017年、2018年,武汉市农业农村部门连出“大招”,对乡村休闲游项目进行补贴,新建或扩建特色赏花游园区奖补总额最高达500万元。借助政策“四两拨千斤”,一大批乡村休闲游景点、农庄、农家乐、民宿等经营主体趁势崛起。
初冬的武汉黄陂区木兰草原,天高云阔,视野极佳。周末,通往黄陂木兰草原景区的路上常常出现堵车状况。目前,该景区的年客流量达到186万人次。“在最困难的时候,赏花游奖补政策为景区带来转机。”木兰草原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景区曾经一度因为人气不足,导致运营困难。通过争取奖补资金,打造格桑花品牌特色花卉,经营终于走出了低谷。2014年开始,景区游客量持续实现100%增长。景区所在聂家岗村60多户村民集中搬迁,住进三层小楼的“草原新村”,不远处二期扩建拆迁的592户村民也住进了新居。家家户户开起农家餐馆、办起了民宿。景区带动沿线超过1500家农家乐、民宿、采摘等,带动农民就业6400余人,农民人均年收入由500元增至5万余元。
疫情之后,武汉游客较往年下降不少。2020年起,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为乡村休闲游“雪中送炭”。《武汉市2020-2021年乡村休闲游(赏花游)项目奖补办法》规定,该市6个新城区的农家乐、乡村民宿、乡村游合作社、旅游特色村、休闲农业、特色赏花游以及举办的农事、赏花会节活动,均可享受项目奖补。政策有效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有效带动了全行业复苏回暖。
“武汉第一茶乡”黄陂区蔡家榨街,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滋养出万亩茶园。蔡家榨街红岗山花乡茶谷,发展茶文化休闲游,走出一条茶山变“金山”的农旅融合之路。农户彭松华说:“以前我们这里相当闭塞,现在搞旅游,道路四通八达,人气旺了。”花乡茶谷负责人张隽说:“随着‘蔡榨红岗山’品牌打响,过去卖80多元一斤的茶叶,现在卖到400多元钱一斤,吸引周边村落3150户农户种茶,解决就业500人。每年发放农民工工资就有500多万元。”
在湖北省农业农村厅9月发布的2021年湖北省休闲农业重点园区推介名单里,武汉市共有38个乡村休闲游典型成功入选,与2019年相比翻了一倍。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新入选的“新面孔”很多,像东西湖区天下先休闲农业园、蔡甸区的香根湖畔时光农场、江夏区枫香雲堡、黄陂区武汉映象桃源、新洲区稻田记忆等,都是近年农旅结合新典型,已成为武汉市民热衷的乡村休闲游新“打卡点”。
休闲不必远,心安是故乡。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木兰花乡景区,乡村运动会充满欢声笑语,父母带着孩子用木制独轮车将一袋袋“粮食”运到终点。木兰花乡景区,曾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在武汉市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中,变身为武汉市民和各地游客频频“打卡”的网红景点。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不愿长途旅行的周晓丽,已经带着孩子“三刷”木兰花乡,无一例外都会在景区的民宿住上一到两晚。她们几家人住一套独栋民宿,配备有专门的管家,每天打扫、消毒。屋内还配备厨房,可以自己下厨。“乡里空气好,游玩项目多,孩子喜欢来,大人也感到放松。”
继赏花游、观光游之后,武汉通过发展“乡村+农事”“乡村+演艺”“乡村+节庆”“乡村+民宿”等模式,丰富乡村游市场品类,满足游客“沉浸式”体验需求,不断壮大武汉休闲产业规模。一个个昔日不起眼的小村庄,变身“美丽休闲旅游目的地”。
蔡甸区花博汇举行“烟遇花博汇”“香水百合节抖音大赛”;金龙水寨举办金秋农民丰收节、香草花田丰收节和星空露营节;新洲区凤娃古寨金秋菊花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参与。
据武汉市、区两级乡村游部门统计,像“五一”“十一”这样的节假日旺季,武汉市高端民宿预订满房,普通民宿预订量超过90%,武汉木兰草原、花博汇、野村谷、樾和林泉、海洋村、木兰花乡等高端民宿假日期间已全部预订满。甚至平时这些民宿也是一房难求。
武汉市江夏区湖泗街海洋村,数十栋红砖小楼掩映在茂林修竹间,鸡犬相闻,果树飘香,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民宿经营者杨文俊说:“民宿周末需要提前订房,基本是客满状态。”
江夏区休闲赏花游办公室工作人员李信介绍,前几年,江夏区乡村休闲游以赏花游、采摘游为主,近两年,以海洋村、竹馨庄园为代表的休闲游已经向深度、多层次发展,在政策的推动下,民宿的发展正在兴起。
武汉市也出台政策鼓励支持农事、节会、特色民宿发展。对乡村举办农事、赏花会节品牌的,最高不超过每次10万元给予奖补。对达到三星级标准、四星级标准及五星级标准的乡村民宿分别给予4000元、5000元、6000元每床的奖励。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今年武汉乡村休闲游旅游综合收入和接待人数分别达到135亿元、4300万人次。“黄陂烂漫春花之旅”入选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精品线路,整个湖北省仅3条线路入选。
2021年,武汉市蔡甸区获评“全国美丽乡村重点县”,黄陂区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新洲区获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县”。
今年7月,紫薇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落户新洲区仓埠街。秋冬季,新洲紫薇都市田园推出了秋季亲子溜娃新玩法,各类亲子、研学活动火热开展,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象。新晋网红田野体验课上,趣味套鸭、田园抓鸡、农场射箭、欢乐赛鸭、农事竞技,家长和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美丽乡村不再只是“到此一日游”的场所,吃住行游购娱的消费更旺。旅游市场带活了周边民宿。农家乐里,游客排起了长队,在外打工的村民纷纷回家“支援”。景区附近的农户支起摊,卖起了油面、鱼面等新洲土特产以及当地出产的新鲜蔬果。
木兰花乡、紫薇都市田园等乡村休闲游的兴旺,既是该市推进乡村休闲农业发展的缩影,也是武汉打造都市田园综合体的基础。而田园综合体建设则促进乡村休闲产业升级。
今年9月,武汉市举办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动员会,公布支持木兰花乡、紫薇都市田园等10个项目开展新一轮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名单。新一轮田园综合体创建规模为5000亩以上,打造以农业主导产业为基础产业核心区,在此基础上强调农文旅结合、产村融合发展。每个验收合格的市级田园综合体,市级专项奖补金额最高可达5000万元。
“武汉市1000多万居民是田园综合体最大的消费群体,在创建工作中需要有创新性、有差异化、有特色,进而吸引消费群体前来。每家综合体创建,都要明确市民前来消费什么,要与城市消费不一样,不能把田园综合体建成乡村里的城市,偏离了田园综合体的创建初衷。”武汉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
在未来5年的升级版都市田园综合体建设中,武汉市将打造8-10个示范样本。到那时武汉乡村将更接地气独具特色、聚人气产业兴旺、有底气山清水秀。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