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发挥高标准农田工程的使用效益,山东省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的多种模式,全面推行落实“井长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职责,健全了管护长效机制。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三分建、七分管,特别是高标准农田的机井设施,更需要有专人管护。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并配套安装了能灌溉射频控制井房。根据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大力推行“井长制”,将机井的管护责任明确到人,并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井长台账,每眼机井的管护责任人一目了然。
井长负责制规定,井长是一眼灌溉机井的最大受益人,也是井泵、泵管、射频器、节水管道、输电线路等相关设施管理、使用、维护的主要负责人,灌溉机井涉及其他受益农户为井员,协助井长做好灌溉机井的日常保养和管护工作。
自推行井长负责制以来,有井没有电、有电没有泵、有泵不出水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该制度发挥了村级组织、承包经营者在工程管护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田设施日常维护的积极性,进而有效带动全区粮食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