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野生动物园在新浪微博发布一则官方声明称,10月23日下午14时左右,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游览区白虎展区发生游客非法闯入事件。所幸,因触发展区内安全防护装置,加上现场工作人员及时的全力施救,闯入者没有受伤。展区内的动物在工作人员驱离后退出展区,安全返回兽舍。闯入者被当地警方送往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后,目前已被刑拘。
都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可是有些游客却罔顾规则与常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偏要与老虎等猛兽来一个危险接触,偏要摸一摸老虎或其他猛兽那危险的“屁股”,真是既吓人,又气人。
老虎等猛兽可不是吃素的,攻击力和伤害力了得。近些年,很多野生动物园不断出现游客违规任性下车事件,实际上仅北京野生动物园就已发生过多起类似事件。游客的每一次任性越界行为都会成为舆论的焦点,都会引来各方的反思和批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反思和批评并没有让一些游客长记性,游客挑衅老虎的事件还在持续刷新中。
这警示我们,对任性游客的防范管束机制还得在事前、事中、事后环节再拧紧一扣。在事前需要动物园健全完善游客承诺机制和教育警示告知机制,确保风险提示到位,让游客真正入脑入心,看清红线,绷紧安全弦;也需要动物园提升“物防”水平,强化物理隔离,在游客与猛兽之间树立起跨不过去的安全屏障。
在事中需要动物园强化安全监控机制、巡查机制与快速反应机制。对于游客的任性越界行为,动物园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及时采取安全处置措施。尽管游客的任性越界行为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但如果动物园管理方的监控和巡查始终在线,反应灵敏,处置高效且合理,就能提升处置的成功率,就能有效降低、化解事故风险。
在事后则有必要强化对任性越界游客的惩戒机制。在野生动物园的安全管理模式中,游客在进园时,甚至在购票时,都需要通过一定方式向园方做出遵守安全管理规则、不进入相关危险区域、不做相关危险动作的承诺或保证。对此,须有失信惩戒机制跟进,动物园应将游客的失信情况报告给文旅监管部门,将失信游客拉入“旅游黑名单”。而且,此类行为是违法的,公安部门有必要在查清问题后,依法对擅闯虎区游客采取惩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