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乡村人物 日期:20211014
为乡村振兴注入艺术活力 利用老屋种豆苗 巧妇能为无土栽 群众身边的“柴顾问” 唐亮亮:返乡种草莓 打造“聚宝盆” 支润泽:把村民的难事“办得妥妥的”
  007版:乡村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为乡村振兴注入艺术活力
· 利用老屋种豆苗 巧妇能为无土栽
· 群众身边的“柴顾问”
· 唐亮亮:返乡种草莓 打造“聚宝盆”
· 支润泽:把村民的难事“办得妥妥的”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0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为乡村振兴注入艺术活力

——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炯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慧斌

  

  

  为乡村振兴注入艺术活力

  

  陈炯在设计村庄景点。 资料图

  尽管已经走过千余个村庄,但5年前,陈炯离开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王店镇磨山村樊家湾的场景至今仍然在他脑海里回荡。

  “村民樊月东自发组织了一个十几个人的队伍敲锣打鼓欢送我,还准备了一束鲜花。”陈炯兴奋地说,这是他第一次接受别人的献花。“后来樊月东告诉我,他们已经有十多年没组织过锣鼓队的表演了。我也压根儿不知道有这么一出——排练也一直背着我,没让我知道。”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北京设计学会艺术乡村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陈炯,带领他创建的“艺乡建”团队以磨山村为研究对象,进行艺术振兴乡村的探索。

  

  一场艺术乡村建设的实践

  磨山村在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以打石磨为生,当地生产的石磨能远销到河南、河北甚至内蒙古。石匠打一个石磨通常收入几块钱,在当时,这样的收入还不错。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取代了人工,石磨也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然而,之后村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未能给其带来长久的好处。

  “虽然时代变了,但是在当地,石匠还在,石艺还在,山和石也还在。”陈炯介绍,团队对于磨山村的地理、历史等背景进行了充分调研,基于此他们试图通过艺术设计,提高石材的利用率。“艺乡建”团队紧紧围绕“石头”这一特色,创作了一些石艺元素的文创产品,比如说茶台、茶具、桌垫、桌旗等。

  村民农闲时可以制作桌旗、茶垫售卖增加收入,游客可以通过“艺乡建”设计的“画石头”文创产品,进行自己的“在地”创作,实现互动,在乡村游中获得一种独特体验。“很多游客都带着孩子在石头上画画,作品还能带走,我们还能有收入。”樊月东说,这些参与性的体验,也让村里更活跃更热闹。

  陈炯认为:“公共空间的扩大,直接增加了大家互动交流的机会和可能性。”在樊家湾民宿设计上,他提倡扩大公共空间面积,缩小室内面积。在村里的空地上,团队用鹅卵石堆出了多个圆形的图案,还给村口的一颗大石头“穿上毛衣”,别出心裁的设计成为入村的一个醒目标志。

  通过陈炯团队的艺术改造,磨山村改头换面,建设了村史馆、石艺博物馆、石艺广场、休闲广场、生态广场等设施,公共核心区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仅在2017年下半年建设完成后,当年游客量就在8000人以上,同比增长了10倍,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000元,几乎翻了一番。

  

  一次乡村之旅的冲击

  “通过艺术设计的乡村,游客越来越多,农民收入翻了一番。这样的乡村建设是农民自己家的建设,是凝聚力的建设,艺术与设计起到了助推剂的作用。”陈炯认为,村民是乡村艺术设计的主体,村民不仅要成为艺术创作的参与者,更要成为主要规划者。

  2011年8月中旬,陈炯到贵州省采风。“在贵州的小半个月,印象最深的还不是风景名胜,倒是南龙古寨的孩子们。”陈炯回忆说。

  从兴义市出发,开车走几个小时的盘山路,到达南龙古寨。由于正值暑期,穿过寨子口老旧的牌楼进入寨子后,便能看到十几个孩子围在一根木棍做的简易跷跷板周围玩耍。由于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整个寨子显得特别冷清,几乎没有碰到什么成年人。“由于玩得入了神,过了好一会儿孩子们才发现我们五六个外来者。”陈炯笑着说,这群孩子跟着他们在村寨参观,还充当“导游”,不时介绍一下他们的寨子。“而我们的到来,也让孩子们很兴奋,寨子也似乎热闹了起来。”

  为了感谢孩子们的引导,陈炯一行提出在村口的小卖部买些零食答谢他们。当他们准备离开时,其中一个男孩拿着饮料却又欲言又止,最后他很不好意思地说,能不能帮他买个图画本。“我听了,心里既感动也有些难过。最后,我们买光了小卖部里所有的纸本和笔,送给这些小朋友们。”这件事情对陈炯来说是一次“冲击”。

  “我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回到北京的陈炯一直在思考,“能不能以艺术手段系统建设乡村,让村民富裕起来,让他们不再远离家乡和孩子,艺术振兴乡村的雏形就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

  陈炯认为,艺术振兴乡村不仅是修复村落的生态,建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艺术设计创新体系,还要乡村与人、人与人、人与环境间的和谐友好。“村民就是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与村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是最触动人心的东西。”

  在陈炯看来,乡村不是城市人想象中的桃花源,也不是商业单纯逐利的蓝海,乡村首先是村民的乡村。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艺术是作为一种语言,来沟通和传播观念的,是对美好生活进行探讨的过程。因此,陈炯把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到农民的需求上,聚焦到服务农民美好生活上,把农民的体会和评价作为检验艺术设计成效的标准。

  

  一件幸福生活绕不开的事

  2020年的暑假,陈炯和“艺乡建”团队来到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前童镇大郑村。“按照‘悦目赏心、化古开今’理念,我们准备改造20个节点景观,真正使大郑村从洁化、美化向艺术化转变。”陈炯在和村民以及村“两委”的畅谈会上,抛出了大郑村未来发展之路。结合村庄以养兔为主要产业,团队规划了一条“兔子街”,街上有酒吧、咖啡厅。团队还设计建造了一个亭子,取名“在这亭”,希望游客能在这里停留一下。

  经过艺术设计的小村庄越来越美,原来简陋的白墙被重新设计,刻上山水画,并镶了木框,“山水墙”成了村里的“网红打卡地”。凉亭、竹园、故事墙、美丽庭院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大郑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艺术将大众传播中趋于扁平化的“田园”“山水”“风光”等要素变得鲜活起来,使乡村的传播形象更立体和丰富。越来越多的乡村风景成为“网红”打卡地,乡村逐渐在大众传播中获得话语权。因此,陈炯提出:“如果说构建未来乡村,一定是通过文化艺术实现,是向往幸福生活绕不开的一件事。”

  “艺术可以直观地带来传统村落的视觉提升;艺术可以帮助挖掘村落的潜在文化价值继而转化为生产力并带来直接效益;艺术可以有力地作用于那些在历史行进中被忽略的村落文化基因,重塑村落的文化凝聚力。”陈炯说,艺术家需要对村落的地域文化与历史传承注入更多的思考,用文化与创意更新知识和技术、升级理念和经验、引入资金和市场,实现乡村的转型发展。

  按照陈炯的描述,“艺乡建”的工作不是某一个具体的设计,而是艺术介入乡村的机制、规划、产业等,方案扮演的应该是最后一步。在地的艺术品创化,创化后怎么去转化为价值,转化为价值后怎么持续地增加收入,比如成立乡村合作社等,可以在艺术家离开后持续运营,将艺术设计转化为后续可持续的商业价值才是更大的意义。

  如今,艺术乡村建设的模式逐渐多样化,有些地方帮助村民开展艺术创作,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有些地方以艺术的方式改善村容村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有些地方以文化创意推动农村手工艺、土特产走出大山……“但也要看到,艺术乡村建设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完善其协作性、互动性,凸显地域性、创新性,以使乡村更美好?值得深入思考。”

  “艺术设计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活态传承,强调立足本地的赋权增能和可持续发展,它是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持久深入激发乡村活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一种智慧型生产力。”陈炯希望社会各界应该给予乡村建设更广泛的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