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观点 日期:20210625
让惠农“及时雨”滋润实际种粮农民 图片新闻 电影《柳青》:扎根生活,书写人民的“创业史” 夏粮丰收的多重意义 乡村研究需要把握四大关键
  003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让惠农“及时雨”滋润实际种粮农民
· 图片新闻
· 电影《柳青》:扎根生活,书写人民的“创业史”
· 夏粮丰收的多重意义
· 乡村研究需要把握四大关键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06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乡村研究需要把握四大关键

——评陈文胜《论中国乡村变迁》
张红宇

  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时代主题,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使命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成为中国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近期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陈文胜教授《论中国乡村变迁》一书,以多重关系作为分析视角剖析乡村变迁的必然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从全面现代化的大趋势中审视乡村社会结构全面转型、乡村社会秩序全面重构、农业生产方式全面变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中探索乡村现代转型的理论框架、实践路径与制度安排,是一本颇有特色的学术著作,不仅书中的许多观点新颖独特,让人耳目一新,而且书中所把握乡村研究的四大关键值得借鉴。

  放眼全局,精准坐标定位,把乡村问题放到工业化、城市化的工农城乡发展全局中考量。作者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从农耕时代进入工业时代,再进入信息时代,而我国是一个三个时代同时并存的国度,因而我国的传统与现代、制度与现实、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等方面激烈碰撞,我们的现代化存在很多挑战。因此,乡村变迁是我国百年中国梦的难题,从事乡村问题研究不能就事论事,必须把研究对象放到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量,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乡村问题是我国全面现代的大问题,是与新时代百年中国梦息息相关的问题。作者认为,“农业是人类文明之源,乡村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形态之一,乡村变迁是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文明最根本的演进。”正因为作者立意乡村之外,对问题的把握才站得高、看得远,并且准确全面。在书中,作者结合乡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市民、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考察乡村问题,在他们的动态关系变迁中分析乡村问题的成因,因而能够看到一个完整全面动态的乡村。作者清楚地认识到,乡村变迁的动力是复杂的,外部环境的作用是重要的,乡村是整个社会变迁系统的一部分。因而,本书的乡村变迁写出了乡村的动态演进历程。

  心怀农民,明确价值判断,以农民情怀渗透观察和研究乡村问题的价值取向。研究乡村问题的核心是要以农民为本,中国农民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甚至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本质上可以被看作一部农民发展史。首先,中华民族站起来是工农联盟的胜利。没有农民,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群众基础和革命力量,中华民族站起来就难有希望。其次,中华民族富起来也是农民作出了极大的牺牲。新中国成立到2006年取消农业税前,农民还在养国家,还在支持农业和城镇,直到现在很多城市还是靠征用农民的土地卖钱发展。80年代乡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不仅解放了几亿农民变成农民工,也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奉献出了农民的人口红利,极大地推进了城市社会的改革发展,成为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支撑力量。今天,我们要实现百年中国梦,建设现代化强国必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保证全面现代化,同样要以中国人民的绝大多数农民力量为基础。因此,研究乡村问题必须要有强烈的农民情怀,三农研究者首先要爱农民,对问题的判断要以农民利益为价值判断标准,不能“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本书作者始终以农民发展为中心,以农民利益为焦点,虽是学术著作却处处充满农民情怀。

  逻辑考察,深究来龙去脉,从研究对象发展变迁的三重逻辑全面探讨乡村问题。作者在本书中善于从不同的逻辑去分析研究对象的逻辑关系。对研究对象进行立体化求真,成为研究乡村问题的重要方法。作者从人类文明的三大变革与城乡关系、工业化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城乡关系演进的趋势等三个层次,探讨了乡村社会变迁的理论必然性;从我国鸦片战争后的现代化百年诉求、新中国后开启的工业化进程、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现代化探索等三个层次,探讨了我国乡村变迁的历史必然性;接下来,从中国工农城乡关系的现实发展,探讨了我国乡村变迁的现实必然性。作者通过三重逻辑分析,使乡村问题从立体上显现出来,以此构成了乡村变迁的逻辑体系网络。纵观全书,逻辑清晰,结构简练,但内容丰富,给我们研究乡村问题提供了很好的逻辑分析范式。

  把握趋势,明确未来方向,科学预判研究对象发展演变的路径。乡村问题是伴随乡村发展的永恒主题,农业农村现代化无止境,乡村变迁就不会停止,因而研究乡村问题必须明确其未来的演变方向。本书研究乡村变迁,并没有给出乡村变迁发展的具体结论,而是只对其变迁的趋势进行把握。作者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关系的经典论述,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为主线,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取向,研判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按照“理论分析-现状研判-路径选择”的研究思路,对乡村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乡村文化、乡村治理等四个主要方面的变迁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科学回答了全面乡村振兴中乡村向何处去的问题,探明了我国乡村变迁发展路径,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和实践提供了智库参考,为我们研究乡村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借鉴。

  本书是作者基于自己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完成的,因而学术规范,理论性强,研究方法实用,是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的好书,为研究乡村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范式,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作者系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