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农田建设 日期:20210420
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兴修农田水利助春耕 图片新闻 撂荒梯田“变废为宝” 图片新闻 筑牢“中华大粮仓”的良田基础 福建浦城县六成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 江苏:出台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006版:农田建设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 兴修农田水利助春耕
· 图片新闻
· 撂荒梯田“变废为宝”
· 图片新闻
· 筑牢“中华大粮仓”的良田基础
· 福建浦城县六成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
· 江苏:出台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04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福建浦城县六成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

陈向镇 林凤

  丹桂飘香,物阜粮丰。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目前,浦城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2.4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0.4%。浦城县坚持党建引领,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方针,通过新增耕地指标交易等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建设标准。特别是成立国有公司用市场机制引入金融贷款筹集农田建设资金,在撬动外来资本、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成功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据了解,该县成立专项部门,合理配置部门职责权限,切实解决原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分散管理、难以形成有效合力的问题。及时建立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形成分工合作、各负其责的新局面。

  为统一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浦城县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中心”,并依托国有企业“浦城县农地开发利用有限责任公司”为建设业主,专门对接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2020-2021年,浦城县共争取到省财政资金9216万元,落实县级财政资金1850万元。争取到亚行“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项目”贷款1.4亿元用于7个乡镇共5.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主要用于土地平整、农田防护、排洪排涝、修建交通主干道等。目前,总投资28310万元,亩均投入达5000元以上,在织牢资金“保障网”的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建设标准。

  为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监管,浦城县率先建立了“三位一体”的质量监督、监理、检测体系,严把工程质量关口。有效发挥专家评审作用,抓好选项立项工作;对集中连片的高标项目区,实行土地整理工程单独招标,优选施工队伍专业施工;聘请村组代表作为义务监督员现场监督和第三方全过程检测,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把好质量关。

  浦城县在土地平整、资金筹措、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一批创新经验成果,产生了一举多得的政策效应,辐射带动效益递增,释放了发展红利。

  按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该县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加快推进与周边村社环境融合提升,对沿线村社风貌进行了改造,突出了乡村与田园风貌特点。通过理水、置绿、整田、铺道等措施,将村庄传统农业调整为现代农业,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改善村庄生态环境,构建起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发展新模式。

  该县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土地平整建设,项目区土壤结构得到改善,耕地地力提升显著,土地规模化利用程度提高,有效促进了项目区土地流转。同时,浦城县通过规范土地流转合同,有效保障了土地承包者租金收入,项目区内农民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300元以上。

  同时,在实施土地整理项目的同时进行水、路等基础设施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确保机械化程度到95%以上,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不但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而且增强了耕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

  该县采取“集中力量、重点投入、连片开发”的治理方式,拆除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的临时搭盖物,回填部分废弃水塘沟渠,进行抛荒地开发,减小田埂系数等方式实现新增耕地。据初步统计,项目区可新增耕地1000亩以上。新增耕地面积产生的收益部分返还给项目所在镇、村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村庄基础设施,发挥新增耕地最大效益。

  通过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发展减肥减药等优质高效生态示范基地,利用间种油菜花、紫云英等植物并在成熟后压青还田,减少化肥投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土壤环境,抑制土传病虫害,减少农药施用,有效提高地力水平,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据介绍,自耕地质量提升后,该县水稻产量每亩增加50公斤,折合年产值6000万元;新增耕地面积1000亩,可增产粮食50万公斤、年产值140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