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8版:版名:新时代农垦 日期:20201130
我国农垦企业资产总额超万亿元 降“三高”的第三代碾米机落户安徽农垦 黑龙江省8511农场有限公司 “党员服务队”战暴雪路畅通保粮安 江苏农垦东辛农场 18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绿色健康产品汇聚发展新动能 “吉垦金沙柚”成为井冈山的小康产业 农垦企业对接国际农机展新技术新理念
  008版:新时代农垦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我国农垦企业资产总额超万亿元
· 降“三高”的第三代碾米机落户安徽农垦
· 黑龙江省8511农场有限公司 “党员服务队”战暴雪路畅通保粮安
· 江苏农垦东辛农场 18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 绿色健康产品汇聚发展新动能
· “吉垦金沙柚”成为井冈山的小康产业
· 农垦企业对接国际农机展新技术新理念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1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绿色健康产品汇聚发展新动能

——内蒙古兴安农垦产业谋转型发展再提速
武宝林

  

  

  绿色健康产品汇聚发展新动能

  

  兴安农垦公主陵牧场通过发展湖羊养殖产业,第一批获利72万元,第二批羔羊将在年末出栏。 海福 刘凤华 摄

  近年来,内蒙古兴安农垦集团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壮大垦区优势产业。通过发展呼和马场的大米、索伦牧场的“索伦河谷”面粉及“豆尚索伦”豆制品、公主陵牧场的黏玉米等产品,注册并培育了兴安农垦集团的全新商标——“遇见农垦”,延伸开发了“遇见农垦”系列产品,以绿色、健康汇聚起了推动农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规模化经营提质增效

  兴安农垦集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全国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建设单位,辖区境内有辽阔的优质天然草牧场和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肥沃。目前,垦区122.4万亩耕地已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绿色食品原粮标准化生产基地,是兴安盟粮食主产区和农业产业重点单位,所属10个国有农牧场(分、子公司)分布在全盟5个旗县(市),耕地集中连片,机械化、集约化程度高,每年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播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

  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基础,是向集约化农业迈进的方向。兴安农垦集团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所属10个分(子)公司的特点和优势,着力扩大规模化经营面积,坚持“不求所有,但求集约”的原则,把发展重点从扩大经营面积向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单产效益上转变,呈现出经营面积逐年扩大、经营方式丰富多元、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兴安农垦集团在继续做大做强一产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二三产业发展做文章,使产业发展接二连三、协调促进。

  

  “一园八基地”夯实产业根基

  2020年,兴安农垦提出“一园八基地”建设,即万亩绿色水稻产业基地建设、万亩牧草产业基地建设、十万亩中草药基地建设、“两牛”产业基地建设、万亩专用玉米产业基地建设、万亩大豆繁育基地建设、万亩优质小麦基地建设、“双十”基地建设。

  抓紧“兴安盟大米”地标注册契机,在优势产区加快水田建设力度,实现农垦稻米的基地化生产,积极争取“兴安盟大米”公用品牌的使用权,提高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产业附加值。提升牧草产业基地建设力度,以跃进马场草业公司为主体,持续扩大了优质牧草种植面积,为盟内外畜牧产业发展提供充足饲料。全系统分5年打造北方最大的药材种植基地,力争合资成立中草药材切片厂,延长中草药材产业链条,促进中草药产业多元、健康发展。加快推进3个千头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吐列毛杜农场兴垦鸿安联合公司要在3年内达到5000头肉牛养殖规模;巴达尔胡农场肉牛养殖场和八一牧场肉牛养殖场尽快实现肉牛养殖场的规模化养殖;加快呼和马场5000头奶牛牧场的筹建工作。

  玉米种植是兴安农垦的传统产业,积极支持公主陵牧场鲜食玉米加工厂的扩能改造工程,扩大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鲜食玉米产业链,提升玉米全产业链效益和产能。结合兴安农垦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启动建设,在北部农牧场集中发展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实现产、加、销一体的小麦产业链布局。在跃进马场分3-5年完成10万只肉羊养殖和10万羽草原大白鹅养殖基地建设,带动垦区职工群众积极发展舍饲养殖业。

  近年来,兴安农垦上下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开创了农垦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亿元,职工人均收入超过2.8万元。

  

  品牌农业助推产业起飞

  兴安农垦集团积极响应盟委、行署“两袋米、两头牛,红红火火搞旅游”的战略部署,一二三产进一步融合,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目前,先后注册成立兴安农垦粮油公司、物资公司、融媒文化传播公司,在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物资流通领域和文化产业方面深度布局。依托“遇见农垦”自主品牌,推出索伦河谷系列面粉、豆尚索伦豆制品、麦源谷面食品店、阿力得尔牧场可追溯羊肉等10余种产品,通过和产品直销店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农垦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促进农垦特色产品的提档升级,推进垦区传统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换代转型。

  如今,以绿色、健康为主打的“呼禾大米”“索伦河谷”面粉及“豆尚索伦”豆制品、“玉迷公主”等兴安农垦集团特色农副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欢迎。

  

  “内引外联”做强产业转型

  种植方面,兴安农垦集团倾力打造万亩大豆繁育基地,推进呼和马场、吐列毛杜农场、索伦牧场科技示范园区向智慧农业示范园、采摘观光园转型。探索推进水稻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水稻种植、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环节要素,启动建设万亩水稻观光园。推动中草药材基地建设,打造北方道地药材生产基地,成立草业公司,启动建设万亩牧草基地,依托国家退耕还草政策,发展牧草产业。围绕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玉米深加工龙头企业布局,推进万亩专用玉米基地建设,扩大工业用玉米种植面积,以公主陵牧场、八一牧场鲜食玉米加工厂为依托,扩大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提升玉米全产业链效益和产能。通过自建和外商合作,在城镇近郊农牧场建设千亩露地蔬菜示范基地,重点围绕庭院中草药、庭院林果业、庭院肉牛产业等方式发展庭院经济,让小庭院向大产业方向转型。

  畜牧业方面,近年来,兴安农垦实施“稳羊增牛”工程。以各农牧场集体养殖经营与职工群众个人散养相结合,推动畜牧产业快速发展。通过与山东省鸿安集团合作,做大肉牛养殖产业,紧紧抓住伊利集团同兴安盟的合作机会,完成伊利集团——呼和马场总投资10.5亿元的中利2.5万头奶牛养殖项目和吐列毛杜农场与山东鸿安集团合作的5000头肉牛养殖项目,为伊利集团供应优质鲜奶。

  目前,兴安农垦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项目占地178亩,一期工程(面粉加工厂)即将试车生产。开发高端产品和专用粉,日处理小麦500吨、年生产专用面粉15万吨,建成达产后将成为东北和蒙东地区最大的专用粉生产企业,安置就业岗位50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分3年实施,2021年启动杂粮杂豆、水稻深加工项目,2022年启动豆制品深加工项目。3年建成后,总投资将达到3亿元以上。

  “十四五”期间,兴安农垦集团将继续依托既有品牌,逐步建设和完善集团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推进大豆深加工产业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开展大豆深加工项目的洽谈合作;继续扩大面食品制造加工业规模,扩大优质小麦、大豆的种植面积,增加优质原粮储备,升级改造现有绿色食品园加工设备,不断丰富兴安农垦集团面食品、豆制品等系列产品。力求以更绿色、更安全、更健康的产品体验,让“遇见农垦”品牌真正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绿色、健康名片。

  (作者系内蒙古兴安农垦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