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百姓茶坊 日期:20200831
神奇十八洞 给婆婆看的“朋友圈” 欢聚 三首悯农诗 阆中,静步在千年里的欢歌 故乡小寨话乡愁 壮美梯田 父亲的抗洪岁月 搭拖拉机
  007版:百姓茶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神奇十八洞
· 给婆婆看的“朋友圈”
· 欢聚
· 三首悯农诗
· 阆中,静步在千年里的欢歌
· 故乡小寨话乡愁
· 壮美梯田
· 父亲的抗洪岁月
· 搭拖拉机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08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故乡小寨话乡愁

唐智彬

  我的故乡在湖南衡阳县金溪镇小寨村。最近一次回乡,我沿着通往小寨生态旅游村的村道,观赏柿竹水库风景。天蓝、地绿、水静。闲动的浮云、翠竹倒影与垂钓人相映成趣,看云中钓鱼,见浪花吻岸,倒影中的山峦、茂林、修竹犹如一条条海参、海马在水中晃动,平湖绿水共长天一色,朝霞伴飞舟荡漾。眼见为实的美景摄人心魄。

  “柿竹水库”水系发源于九峰山白马村柿竹组。高山柿竹丛中涓涓细流默默汇聚山泉河流,途经白马、横江、隆兴、大水洞、新中、洞上、日吉等九个村,形成一条金溪围绕小寨裙带山峦注入柿竹水库,也有雅称为“金溪湖”。亘古不变的小寨山,源远流长的金溪河,承载着历史考量,诠释许多神话故事。龙头井、龙王庙、金鸡庙、女子桥、唐氏宗祠、塔坡堰、犀牛岩瀑布,小寨希望学校、鹅公庵、唐老屋祖堂、小寨祷雨峰……沉淀在岁月深处的画面启人心扉。金溪河日夜传唱着祖先的美德和祝福,小寨峰高昂地托起日映月辉,这一方山水养育着一方勤劳智慧的人们,这一方山水给人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小寨是游子的家乡,牵动着许多乡愁和乡爱。须臾不忘的乡情意识,乡亲们寄望开发小寨的企盼,仿佛给我们三兄弟插上了隐形的翅膀。我们驱车一程又攀竹爬坡翻越一段山岗,来到犀牛岩瀑布景点。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龙井山泉水疑是天上来,顷刻耳畔仿佛听到是神仙在弹奏一曲曲高山流水的天籁之音,它豪情逸致畅然奔涌,它是群山封存已久的倾情歌唱。重叠的山峦起伏,泛着竹海绿波。递进的山峰向上直指云霄。我们一行披荆斩棘攀爬,在崇山峻岭中遍访风景。登临小寨主峰放目远眺,辽阔的山原充满视野,山脚下镇街道,村、组民宅楼阁像一幅幅长卷彩色版块油画。站在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小寨峰顶,游目骋怀,心清如水,意淡如云,追忆往事浮想联翩。

  抗日战争时期,小寨峰峦连绵的山岗地形优势成为战火哨口要塞。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小寨乡亲踏平坎坷走上脱贫致富路。我的父母都是忠厚老实、善良恭俭让的品行。修路、架桥、助学是父亲一辈子的执意追求,年逾八旬仍风里来雨里去为家乡山间小道修整不止。

  曾记得在父亲82岁生日那天晚上,我们三兄弟寻找父亲聚晚餐,好容易在田垄泥路边发现父亲赤着脚在筑过水拱桥。我问他为何天晚又冷不休息,他老人家满脸堆笑地回答,“用自己勤劳的血汗钱养家人长寿,多做善事多积德福报子孙!”父亲年轻时无钱读书,一辈子斗大的字不识八升。而他有着出口成章的口才,有着天下为善的仁爱传统美德,我们兄弟姊妹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学习做人做事。

  我五岁时学写毛笔字,九岁即可写春联,把一副副对联挂堂前和张贴左邻右舍门户上,近二十多年来书法作品和文学创作稿件在国内外邀请赛中获得许多奖项。一提起练书法,我总忘不了回忆祖父生前常常在夜里用竹篾片点火照明,一边磨墨一边教我端正练字的情景……

  小寨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多少乡愁萦绕脑际,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