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版:绿色·生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江苏南京念好水环境提升“四字经”
· 四川泸州生态竹荪楠竹林下撑小伞
· 江西泰和增殖放流 修复生态
· 湖南隆回80后大学生返乡立体种养
· 尾菜循环利用的精彩三变
· 堆肥 3年攻克70℃超高温好氧技术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07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四川泸州生态竹荪楠竹林下撑小伞
周超文 任小冷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回虎村一组的竹荪生态种植基地,在茂密的楠竹林下,四处散落着撑着白色小伞的长裙竹荪,回虎村村主任李俭强近日正和工人忙着采收。

  “长裙竹荪不仅仅是‘物以稀为贵’,它味道鲜美异常,在国际市场上声誉极高,曾有‘竹荪黄金价’之说。”李俭强说,在楠竹林下套种竹荪,有效解决了食用菌生产的“菌田矛盾”。竹荪不能连作,一般种植过的田块要轮种其他作物3年以上才能再次作为竹荪栽培地。而在竹林下套种竹荪,不仅节约了耕地资源和搭建荫棚的劳动量,也节约了成本。一亩楠竹套种竹荪可采收干竹荪50公斤,实获纯利润1.2万元左右。尤其栽培竹荪后的废菌糠返回竹林,还能够增加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楠竹生长。

  据纳溪区白节镇林业站站长彭福建介绍,白节镇及周边有10万亩楠竹,年产楠竹700万根、笋约5000吨。“竹荪虽然不能连作,近年来我们结合林下养殖和木耳、中药材种植,发挥楠竹林最大生态经济效益,让更多农民真正走上‘靠山养山吃竹’的增收路。”据悉,2019年白节镇利用楠竹林地种植竹荪200余亩,农民就竹荪种植可实现纯收入240多万元。 

  周超文 任小冷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