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小龙虾虾苗入田
近年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推进寒地小龙虾产业蓬勃发展,已初步形成育苗、养殖、观光农业、特色美食等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链条,全力打造“龙江虾谷”品牌。今年,宾县小龙虾养殖面积突破6000亩,其中,池塘养殖1560亩、稻田养殖4630亩,预计产量将突破70万斤。
7月的稻田稻浪翻滚,绿意盎然。在宾县居仁镇的稻田里,除了拔节生长的水稻,还有刚刚“安营扎寨”的“虾兵”。稻农们在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小龙虾苗纷纷放入稻田,期待新一年的增收丰景。
在居仁镇东兴村的稻田边,寒地小龙虾从宾县泓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苗种培育大棚分批进驻稻田。从水池中捞起一盆小龙虾苗,用手轻轻拂过,小龙虾瞬间生龙活虎地亮出了“双刃”,企业负责人冯亮满意地说:“这批苗成色真不错。”
2023年,冯亮返乡与合作伙伴联手创办公司,在居仁镇东兴村以“南繁北育”方式培育寒地小龙虾,先后投入400余万元建设了3处小龙虾苗种基地,占地面积达3.2万平方米,苗种培育能力达1035万尾。冯亮说,按照80%成活率计算,1035万尾虾苗能产820多万尾成虾,产值在500万元以上。
7月初,随着最后19万尾小龙虾苗跃入稻田,居仁镇的稻虾综合种养标准化基地全面开启生态农业新图景。基地占地面积640亩,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今年基地累计投放小龙虾苗170万尾,预计今秋小龙虾产量达8万斤以上。
宾县水产总站站长刘广成介绍,全县的4个稻虾综合种养标准化基地采取中高密度养殖技术,预计小龙虾亩产值可达3000元以上,亩效益1000元以上。稻虾每亩综合产值可达6000元以上,是单纯种植水稻的3倍以上。
“宾县近几年致力于将寒地小龙虾产业雕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璀璨明珠,在科学规划与多举措推进下,寒地小龙虾特色产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刘广成说。
政策支持,创新机制促增收。2024年,宾县制定了《宾县寒地小龙虾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6)》,从贷款贴息、专项扶持、保险兜底等7个方面,对寒地小龙虾全产业链发展进行政策扶持。宾县是黑龙江省首个出台小龙虾养殖险种的示范县,保费由政府承担,保险兜底政策既降低了农户的养殖风险,又提高了他们的养殖积极性。
夯实基础,持续提高苗种产能。2024年生产小龙虾苗种400万尾,2025年扩建小龙虾苗种基地,生产能力达到苗种1500万尾以上,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苗种基础。
科技支撑,加大技术保障力度。2024年,宾县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签订了5年技术服务合同,并与吉林农业大学、长三角(盐城)小龙虾产业科技与人才创新联盟进行技术交流合作。
刘广成介绍,宾县目前已建成300亩以上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3个、600亩以上稻虾综合种养标准化基地1个。
宾县副县长何洪千介绍,宾县近几年全力做强农业特色县,寒地小龙虾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已初步形成育苗、养殖、观光农业、特色美食等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链条。在探索产业发展路径中,宾县确立了以苗种生产为核心,以生态养殖为基础,重点通过龙虾节庆、休闲渔业、餐饮美食、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强链补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为提升品牌影响力,宾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在哈尔滨市大型连锁超市和水产批发市场设立“宾县小龙虾”营销专柜和营销中心。积极筹办“黑龙江·宾县第三届寒地小龙虾美食节”“哈尔滨·宾县第二届小龙虾垂钓季”等活动,培育小龙虾消费文化。在餐饮市场拓展方面,不断提升烹饪技术,丰富菜品形式,致力于打造“小龙虾美食烹饪名县”。此外,宾县积极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和“黑土优品”农业品牌标识,进一步提升“宾县小龙虾”的知名度。
以市场为驱动,塑强“宾县小龙虾”品牌。由于优良的品质,宾县小龙虾已销往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同时,宾县不断提升虾稻米价值,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抱团销售模式,采取统一LOGO、统一定价方式,着力打造“宾县虾稻米”品牌,持续提升“宾县小龙虾”“宾县虾稻米”知名度和美誉度。刘婧婧 王若冰 白云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