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中山市鱼塘尾水治理现场会在阜沙镇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今年上半年中山市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部署了下半年水产养殖尾水治理任务,旨在推动渔业绿色循环发展。
会上,中山市农业农村局通报了今年上半年工作进展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大涌镇分享了采用“三池两坝”模式全域治理鱼塘,实施统租统管与标准化改造,推动鱼塘租金提高10%,实现从“治水”到“活水”转变的成功经验。
会议指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对改善水质、减少养殖用药、提升水产品质量意义重大,是渔业绿色发展及美丽河湖建设、“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一环。今年以来,中山市完善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全流程管理、项目验收和专业化运维管护等机制,已完成13.4万亩水产养殖池塘尾水治理。
会议强调,中山市要按照“真信、真建、真管、真用”要求,提升工作主动性与科学性,压实责任,推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要做好群众工作,“一塘一策”谋划治理,确保尾水达标排放,通过统租统管、智能监测提升水产品质量,将优质产品纳入“中山香农”品牌。要全力冲刺年度任务,今年8月底前全面开工,10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严格把控项目流程。同时,要推动专业化运维,完善管护体系。此外,要以问题为导向,落实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备案制度,加强联合巡查与检测,对运维不力的单位采取约谈提醒或解除运维合同等措施,杜绝项目建成后无人用、无人管的现象。
会上,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对下一步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执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据悉,广东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将于2026年5月1日实施,届时将对30亩及以上养殖池塘的尾水排放开展执法检查,超标排放的将面临处罚。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要求各镇街加大宣传力度,动员村(社区)和养殖企业加快治理,避免因水产养殖尾水排放不达标影响生产经营。凤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