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调理水产制品国际标准——ISO17648:2025《速冻裹衣水产制品》。这是继我国2021年牵头制定ISO首个水产国际标准ISO23855:2021《冷冻鱼糜》之后,在水产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准的发布不仅填补了调理水产制品国际标准的空白,也为构建公平透明的水产贸易贡献了中国智慧。
该标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统筹组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组建技术团队,历时三年攻关完成。
在原创性和创新性方面,技术团队创造性融合我国GB/T22180-2024《速冻裹衣鱼》、GB/T21672-2024《速冻裹衣虾》等现行国家标准的核心技术指标引入国际标准中,构建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检测方法等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特别在关键指标设定上,标准创新性引入我国国家标准中的“含肉率”指标,通过量化产品中鱼肉、虾肉等含量的比例,将产品质量管控精度提升至领先水平,为全球水产制品设立了新的质量标杆。
在技术指标协调方面,我国技术团队充分展现了专业能力与协作精神,有效协调了美国、日本等11个主要贸易经济体在含肉率、鱼肉水分含量、污染物和食品添加剂等多项技术指标上的分歧,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管控,成功平衡了不同国家或地区消费习惯带来的标准指标差异,最终达成国际共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技术团队负责人郭莹莹表示,标准的发布将充分发挥水产国际标准作为食品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作用,提升我国优势水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全球水产品加工产业质量升级。黄海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