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各级渔政部门按照“中国渔政亮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的统一部署,聚焦内陆水域渔业资源保护,剑指非法捕捞乱象,严控水产养殖秩序,内陆水域禁渔期禁捕秩序总体平稳,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为内陆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执法保障。
内陆渔政执法效能显著增强,非法捕捞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通过开展“中国渔政亮剑”山东省系列专项行动,办理各类渔业案件1041件,联合公安等部门查处非法捕捞案件23起,拆解“三无”船舶363艘、清理违规网具6429件、收缴电鱼设备75套,“绝户网”“电毒炸”等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捕捞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禁渔制度实现逐级落实,渔业资源得到有效恢复。近年来,山东省渔业系统坚持渔业资源养护并举方针,科学实施黄河禁渔制度,不断加强黄河流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黄河流域渔业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以黄河禁渔为总抓手,推动海河、沂河、南四湖、东平湖等重点水域渔政执法更加严格,全省黄河禁渔期内违法捕捞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4.5%,渔业资源得到有效恢复。
探索创新渔政执法新机制,各地执法亮点突出。一方面,执法方式从传统的“单兵作战”转变为“科技赋能”,部分地区在重点水域建成智慧管湖、智慧管河等系统,运用无人机、高点视频监控、电子围栏等技术,对河面、湖面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大幅提升了执法效率。另一方面,从“被动执法”转向“全民共治”,部分地区推动村规民约与执法监管结合,群防群控蔚然成风,护渔意识深植民心。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山东省以问题为导向,补短板、锻长链,推动执法领域从单一破局向多元纵深拓展,不断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以点带面系统推进内陆水域非法捕捞问题打击治理。
山东省各级渔政执法部门不断完善执法机制,强化执法监管,全力推进内陆水域渔政执法工作,思路清晰、行动有力、措施得当,有效保护了内陆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力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渔政执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东平湖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泰安市东平县运用科技助力渔业执法,让科技成为“第三只眼”。东平湖管理委员会依托东平湖智慧管控平台,建立了“路面人车巡、湖上船只巡、岸上视频巡、空中无人机巡”四位一体的巡查模式,实时识别非法捕捞行为,快速锁定违法人员、有效固定违法证据。沿湖设置5个执法中队60名执法人员,配置5艘执法快艇、5辆执法车、30部执法记录仪、4架无人机等专业执法设备,构建了水陆空立体化湖上执法格局。为解决夜间偷捕取证难题,东平县着力打造智慧管湖模式,通过高清摄像头实现24小时监控。2024年8月5日晚,执法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破获了一个外地流窜东平湖电鱼的26人团伙,并依法移交至公安机关。
枣庄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说:“为了加强智慧渔政执法,枣庄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对执法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大幅提升了执法装备的科技水平。10名渔政执法人员考取了无人机驾驶操作手合格证,确保白天夜间都能够熟练操控无人机进行远程跟踪和拍摄取证,提升了案件办理效率和质量,让执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2024年,济宁市微山县共开展各类执法巡查4000余次,查办案件758起,罚款金额650万元,向公安机关移交涉刑案件8起。微山县组织执法力量深入湖区周边村庄走访调查,摸清违法船只及人员大致违法作业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交叉执法、联合执法和突击检查行动。微山县南四湖综合管理委员会积极调动湖区群众力量,协助渔政人员成功抓获违法捕捞人员。据微山县南四湖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冯洁介绍,为合力打击南四湖水域违法渔业生产行为,实现南四湖水域的“全覆盖、无缝隙”监管,2024年8月,南四湖综合管理委员会与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济宁市公安局、徐州市公安局共同签订了《微山湖水域联防警务战略协议》。
济南市加强与公安、城管等执法部门的联合执法,聚焦重要水域、重点对象,通过无人机巡河、日常巡查、蹲点驻守等方式强化执法检查力度。2025年4月1日,济南市槐荫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在黄河干流槐荫段开展巡查,查获一起在黄河干流违法捕捞案件,收缴可视锚鱼器5个、渔网2副,劝离违规垂钓行为5件。
内陆渔政执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事关渔民切身利益,任务艰巨、责任重大。2025年,山东省将以“护资源、保安全、促发展”为主线,坚决贯彻落实禁渔期制度的有关要求,按照“中国渔政亮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的统一部署,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更高要求,扎实开展黄河等内陆水域禁渔期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反禁渔期制度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禁渔期秩序良好稳定。
严执法,铁腕筑牢生态底线。今年,打击电鱼仍是山东省内陆水域渔政执法的重中之重。为确保禁渔秩序稳定,山东省将继续落实黄河等重点水域禁渔制度,加强日常水上巡查,统筹安排执法人员,增加内陆水域巡查的频率。分省、市、县(区)三级开展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电鱼及使用非法网具等违法行为,同时建立和完善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处理群众的举报,防止形成群体性违规作业。
保安全,压实责任织密防线。山东省将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渔船主体责任,强化渔船包保责任制,落实渔船编队管理、编组作业制度,各级渔政部门要及时掌握渔船的作业生产状况,指导渔船合法合规生产。在基层推行网格化管理,将湖区、河道明确到具体部门、镇村,实行常态化、经常化监管。各级渔政部门要把强化执法监管作为工作重心,深入开展打击涉渔“三无”船舶、渔船非法载客、私自改造渔船等专项执法行动,落实查船必查安全的要求,严厉打击涉渔安全非法违法行为,形成严惩重罚的强大震慑。今年,山东省将进一步加大安全管理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内陆渔船管理信息化建设,畅通渔船水陆通信网络和系统平台,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处置突发事故险情。
促发展,创新驱动效能跃升。为全力推动渔政执法船艇、执法码头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今年,山东省将继续加大对内陆渔政执法机构的执法船艇、调查取证设备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各级渔政执法部门将积极探索无人机、无人船、电子围栏、卫星遥感、人工智能识别等信息化应用,实现渔政执法全方位、全时段有效覆盖,切实提升技防能力。
护资源,聚焦重点加强协作。今年,山东省将聚焦“重点对象、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强化检验与打击的联动、检验与监管的联动,对辖区内的水产养殖、苗种生产企业增加检查频率,清查禁用药物,推动行刑衔接。为了切实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将继续落实“清风”“网盾”等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对市场、餐饮场所等重点区域内非法经营水生保护动物物种行为进行执法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