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4日
第3版 市场·科技·品牌返回

河北如何开发应用与推广AI渔业的思考

陈俊峰 王昕睿

中国渔业报 | 2025年04月14日陈俊峰 王昕睿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AI(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工程提供解决方案。基于AI技术的蓬勃发展,AI渔业养殖系统将逐渐成为渔业养殖行业的“智慧大脑”。为抓住新契机、新机遇,结合河北省渔业发展实际,笔者就推动AI技术在渔业产业的应用、开辟渔业发展新路径,进行相关探讨与思考。

  

河北智慧渔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为不断推动传统渔业向智慧渔业的转型升级,河北省渔业部门紧紧围绕政策精神,紧盯行业发展前沿,勇于尝试,开拓创新,在渔业智慧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沿海渔港和渔船逐步配备北斗导航、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设备,为渔业安全生产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安全保障。

  二是智能化养殖模式逐步推广。水产养殖企业逐步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水质监测与控制、自动增氧与投饵等智能化管理。

  三是水产品电商平台快速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河北省水产品销路不断拓宽,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

  四是循环水养殖技术日趋成熟。水产养殖企业利用水循环设备,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养殖空间利用率,提升了水产品品质,减少了环境污染。

  五是养殖自动化装备日新月异。以前,养殖车间需要多人不间断巡视,如今,养殖自动化装备大量涌现,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1个人就可以完成管理工作,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率。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与其他行业AI技术应用相比,AI在渔业产业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比如,AI技术应用深度和广度不足,目前AI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水产养殖环节,在智慧捕捞、加工、流通等环节应用较少;数据资源整合共享程度低,渔业数据分散在不同部门和机构,缺乏统一的数据平台,难以有效整合数据资源,发挥数据价值。专业人才队伍匮乏,既懂渔业又懂AI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制约了智慧渔业的快速发展。

  

AI渔业技术为渔业发展带来机遇

  开发AI渔业技术工具,将为渔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是精准投喂与管理。基于鱼类生长周期、水质状况及历史投喂数据,AI算法能够精准计算出每个品种的最佳投喂量、投喂时间及饲料配比,实现个性化、科学化的投喂管理,减少饲料浪费,提升养殖效益。比如印度尼西亚的电子渔业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投饵机,可以降低20%的饲料成本。

  二是精准监测鱼群健康。利用AI算法分析鱼虾的行为,通过分析水质数据和鱼虾健康史预测预防疾病,快速给出诊断建议和治疗方案,并且通过远程专家系统获取专业指导,帮助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预防疫病发生。

  三是智能监控水质环境。AI系统持续监控水质参数,利用算法分析数据识别模式,预测可能的情况并自动调整。

  四是实现自动化运行。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无人驾驶飞机等可执行救援、输送等多样化和危险的任务;水下机器人可帮助监控网箱、进行资源量统计,提高生产效率。

  五是保障质量安全,促进产业融合。AI技术可以实现水产品生产全过程追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通过相关生产、销售数据整合,推动渔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渔业发展空间。

  

河北发展AI渔业的路径

  AI渔业优势明显,开发并推广符合河北省特点且专属的AI渔业技术,更是非常必要。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力度。制定AI渔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统筹推进AI渔业发展。鼓励企业应用AI技术,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有资质的科研机构开展AI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

  二是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构建渔业大数据平台。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为AI技术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及时。

  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AI渔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AI渔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河北AI渔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是建立产业联盟与合作平台。“河北AI渔业产业联盟”的成立促进了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各方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盟单位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市场推广等工作,推动河北AI渔业产业的协同发展。

  五是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社会认知度。普及AI渔业知识,提高社会各界对河北AI渔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实现“云养鱼”“云放鱼”“我的一亩海”等各类线上、线下AI渔业载体。

  河北省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悠久的渔业历史,随着AI时代的到来,AI技术不断发展与应用,河北AI渔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河北省将致力于打造一批AI渔场、AI渔港,培育一批AI渔业龙头企业,形成完善的AI渔业产业链,促进渔业逐步向智能化、精细化、高效化转变,为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陈俊峰 王昕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