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3日
第4版 科技·广告返回

“胡藏”杂交羊在极高海拔地区育成

陈胜伟 本报记者 毛华敏

中国畜牧兽医报 | 2025年07月13日陈胜伟 本报记者 毛华敏

  近日,在西藏那曲市的高寒牧场上,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祝会——100余只独特的“湖藏”杂交羔羊迎来了它们的8月龄“集体生日”,这是全球首次在近4600米海拔地区,实现江南水乡优质湖羊与高原藏系绵羊的杂交繁育,且羔羊兼具长得快、适应极高海拔和耐高寒等高性能指标。

  据介绍,“浙江湖羊与藏系绵羊杂交改良项目”为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那曲市农牧业(草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联合浙江农林大学王翀教授团队共同推进。项目自2024年5月开始,首先进行了湖羊极高寒地域的适应,再经过一年多的跟踪研究与精心培育,湖羊与藏系绵羊杂交羔羊如今生长发育态势良好,不仅长得快,而且耐高寒、更壮硕,展现出良好的生产潜力与高寒适应性。

  藏系绵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绵羊品种,具有极强的耐高寒、耐低氧能力,抗病力突出,能高效利用高原贫瘠草场,但存在生长周期长、繁殖率低、产肉性能差等经济性状短板,而湖羊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正好与藏系绵羊形成优势互补。然而,将原产于太湖流域的湖羊引种到海拔近5000米的雪域高原,是个不小的挑战。

  “‘湖藏’杂交绵羊的培育,关键在于让原产于低海拔湖羊适应高原环境,团队此前已有研究基础,通过共生菌抗应激技术,在湖羊的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复合益生菌,调节它们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减少高原反应。”王翀介绍。

  “湖藏”杂交羔羊的突出表现令那曲市畜牧研究所副所长喇振兴满怀憧憬:“从目前监测数据看,这批杂交羔羊除兼具湖羊长势快和藏系绵羊而高寒外,我们发现它们在肉质、产毛量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表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在那曲高寒牧场具备广阔的推广前景,这将为本地牧业发展带来新的变革力量。”

  那曲市农牧业(草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党组副书记、主任张勇表示,“此次培育出适宜那曲高原环境饲养的兼具生产性能和环境适应力的优质绵羊品种,说明高原羊种改良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接下来,科研团队将持续跟踪杂交羊的各项生产数据,开展系统的生产性能测定与评估,进一步优化杂交组合。同时,还会加强杂交技术推广,通过举办牧业技术培训班、打造典型示范户等方式,提升牧民参与度和技术应用水平,共同推动那曲市牧业的转型升级,让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围内落地生根。”

  在浙江援藏干部杨金勇看来,此次湖羊和藏系绵羊在极高海拔地区的杂交成功并育成,不仅是浙江和西藏那曲联合攻关技术在雪域高原结下的丰硕成果,更寄托着两地在共同发展中紧密相连的温暖情谊。随着该项目的深入实施,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当地牧业综合效益,拓宽牧民增收渠道,书写高寒牧区牧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