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5日
第1版 头版返回

川甘青交界处启动河曲马“上户口”行动

近1700匹马喜获“身份证”

记者 刘菁

中国畜牧兽医报 | 2025年06月15日记者 刘菁

  本报讯(记者 刘菁)近日,在川甘青三省交界的黄河第一湾曲部,一场为河曲马建立身份档案的行动圆满落幕。4月下旬,中国马业协会良种马登记管理委员会派出专业登记员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开展河曲马鉴别测定登记工作。首次系统建立“鉴别—测定—登记”工作流程,对超2000匹马进行了鉴别,为近1700匹河曲马颁发专属“护照”,迈出“一马一证”保护关键一步。

  河曲马,这一原产于黄河首曲地带的优良马种,以其对高海拔、多变气候与缺氧环境的惊人适应力著称。它们生长迅速、抗病耐粗饲,兼具速度与耐力,不仅是当地骑乘、驮运的主力,历史上更是重要的军马来源。据若尔盖安多赛马运动协会介绍,若尔盖县各地每年举办百余场河曲马赛事,参赛马匹超过1万匹次,深厚的赛马文化为河曲马选育奠定了基础。

  然而,优良的遗传资源长期面临身份模糊的困境。据当地协会介绍,川甘青三省交界地区河曲马饲养数量超过10万匹,仅若尔盖县就超过3万匹,但因缺乏对优良马匹系统登记,具体数量、品质谱系无从掌握,科学保护与利用遭遇瓶颈。

  为此,若尔盖安多赛马运动协会组织周边13个县市的赛马协会共同成立了若尔盖安多赛马协会河曲马登记管理委员会,与中国马业协会共同开展此次河曲马鉴别登记工作。30名工作人员分成2组,依据《河曲马品种标准(NY/T3449-2019)》查看体型外貌,询问繁育背景,对自愿登记马匹进行初选和复选,鉴别出符合河曲马标准的马匹。并对鉴别合格的河曲马进行体尺测量、拍照、埋置芯片,做好登记记录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马匹都能完成登记。

  通过统计,参与本次鉴别登记工作的马匹多为公马及骟马,大部分准备参加将于今年7—8月在川甘青三省之间交替举办的赛马大会。此次登记有效杜绝改良马匹参加河曲马赛事,推动了河曲马的科学养殖以及品种选育。

  “严守标准,按流程执行。”中国马业协会秘书长白煦表示,这套严谨流程确保了登记工作的科学性与权威性,为每匹河曲马建立了唯一身份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