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5日
第6版 数据·话题返回

谁在说

中国畜牧兽医报 | 2025年05月25日

  

1.低蛋白日粮是解决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最大依仗

  要加强对动物营养需求的研究,持续开展对饲料营养价值的精准评定,还要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充分应用到饲料生产和养殖过程中,实现精准营养,推进精准饲喂,才能提升养殖效益,节约饲料粮。低蛋白日粮是相当长时期内解决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最大依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谯仕彦

  

2.节粮增效已成为肉牛产业突破瓶颈的关键路径

  当前我国肉牛产业面临着资源约束、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环保要求提高等多重挑战,节粮增效已成为行业突破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 苏华维

  

3.大豆要完全国内生产的话,要用掉7-8亿亩耕地

  与我们每年进口大豆量相当的种植面积是7.7~8亿亩,也就是说,如果大豆要完全国内生产的话,要用掉7~8亿亩的耕地,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程国强

  

4.使用合成生物技术发酵生产氨基酸来替代豆粕

  我国每年进口近亿吨大豆,养猪消耗近四成。使用合成生物技术发酵生产氨基酸来替代豆粕,能摆脱养殖业对大豆的依赖,全国推广有望减少2000万吨大豆消耗,可节省1.5亿亩大豆种植土地,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秦英林

  

5.加大对企业饲料节粮行动的扶持

  在节粮总目标牵引下,从育种卡脖子技术攻关、饲料配方及加工、精细化智能养殖管理等三方面入手,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牵头,系统性、全产业链通盘设计技术攻关项目或重点研发项目,加大对企业饲料节粮行动的扶持。特别针对在育种卡脖子技术、饲料配方替代、养殖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等方面,有重大投入和节粮见成效的,加大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刘永好

  

6.纳米抗体对国家节粮畜牧、养殖降本增效意义重大

  豆粕减量替代是我国饲料粮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尿素作为反刍动物重要的非蛋白氮饲料,可替代20%-30%的粗蛋白。U蛋白通过纳米抗体技术显著提升尿素氮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减少氨气排放,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纳米抗体开创了饲用抗体的新时代,对国家节粮畜牧、养殖降本增效意义重大。——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赵圣国

  

7.第三代脲酶抑制剂,可使豆粕使用量降低30%以上

  当前,豆粕价格高位运行,国家高度重视养殖业的节粮增效,并紧密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在此背景下,微生物与合成生物技术已成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宝来利来创新研发的第三代脲酶抑制剂,可使豆粕使用量降低30%以上,有效提升饲料转化率,同时减少氨氮排放,降低环境污染,这一创新成果不仅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更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力。——宝来利来科技集团董事长 单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