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农业农村部连发“政策组合拳”,通过能繁母猪存栏动态调控、肉牛奶牛产业纾困、饲草料补贴加码、智慧牧场建设补贴,给养殖户发“政策大礼包”等举措,全力夯实百姓“肉盘子”“奶罐子”的民生根基。这些政策不仅给行业输血,更是在帮行业造血。
潮水涌动之际,机遇与暗礁并存,广大同仁、朋友,该如何抓住这波政策红利?
随着2025畜牧行业新规新策出炉,把握这五大方向或将抢占先机。
1.生猪产能“稳”字当头:农业农村部正式确立生猪产能调控长效机制,明确将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3900万头基准线,同时优化了地方生猪稳产保供责任落实,强化了引导生产和市场预期等重点举措,完善了监测预警、产能调控等保障措施,引导养殖企业在市场低位期有序出栏,实施低效产能淘汰计划,同步构建生物安全与金融风险双重防控体系。
2.牛羊产业政策红利释放:支持将肉牛奶牛活体、养殖圈舍等纳入抵质押品范围,并通过合理展期、续贷等方式,对暂时经营困难的养殖场户予以支持,鼓励地方给予贴息补助。针对基础母牛存栏实施梯度补贴机制,帮养殖户扛过寒冬。
3.屠宰监管“零容忍”:规范生猪屠宰行业发展,严肃查处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重点打击非法屠宰、注水注胶等违法行为,建立“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快速衔接机制。加快推进智慧监管,动物检疫无纸化出证,强化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提升监管效能。
4.动物疫病“精准防控”:非洲猪瘟、布病仍是头号敌人!制定强制免疫计划,抓好重点动物疫病基础免疫。健全疫病直采直报机制,开展净化场、无疫小区和无疫区创建,强化跟踪评估和动态管理。推进分区防控,推动大区内动物防疫、检疫监督、调运监管、屠宰管理等协同联动。
5.生态养殖模式创新:启动粮饲统筹发展计划,扩大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种植面积,提高盐碱地改良饲草基地补助。推广“牧区繁育+农区育肥”节本增效模式,建立草畜平衡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生态保护与养殖效益双提升。
国家战略引领畜牧业开启创新升级新纪元,顶层设计加速构建现代畜牧产业生态;豆粕减量替代、粪污资源化利用及智慧检疫体系构筑起了政策红利核心赛道;消费端“优质优价”趋势凸显,牛肉分级标准与鲜奶品质认证体系即将出台,高端市场潜力无限。
在政策导向与消费升级的双轮驱动下,行业正以全产业链现代化为根基,通过绿色技术革新与品质标准升级,开辟出一条高效协同、价值跃升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畜牧业虽面临挑战,但政策红利、技术升级、消费升级三重利好叠加,相信行业同仁紧跟国家步伐,稳中求进,定能“牧”有所成!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共勉!吴芸彤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的视频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