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
第3版 防控·环保返回

南充:从“量”到“质”228个畜牧兽医站逐一升级

易立权

中国畜牧兽医报 | 2025年05月11日易立权

  4月初,在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一座由闲置国税所改造而成的现代化畜牧兽医站焕然一新。这一蜕变,正是南充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以“防控阵地建设规范化、防疫工作管理标准化”为核心的“两防两化”工程的生动实践。作为四川畜牧业大市,南充正通过这场基层畜牧兽医站的“蝶变行动”,进一步为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筑牢安全屏障。

  走进马鞍镇畜牧兽医站,1000余平方米的办公区里,检测室内显微镜、离心机等设备一应俱全,物资库内的物资按标准分类存放。该站站长张鑫感慨道:“我们过去在民房办公,夏天漏雨、冬天透风,连疫苗冷藏都成问题。现在有了现代化畜牧兽医站,我们不仅能开展疫病初筛,还能为养殖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马鞍镇将37家规模养殖场、10050户散养户纳入网格化监管,制作“畜禽防疫流程图”,建立“一场一策”电子档案。马鞍中心畜牧兽医站站长刘林资展示手机里的监管平台道:“通过智慧监管平台,能实时监测3万头生猪的健康数据,疫情预警效率提升70%。”

  据了解,按照“2025年完成60个、2026年完成75个、2027年完成93个”的三年攻坚路线图,全市228个基层畜牧兽医站正经历着从“量”到“质”的系统性变革,将逐步完成“两防两化”工程。

  开展“两防两化”工程,给养殖户带来的变化也非常明显。近日,仪陇县肉牛养殖服务有限公司的肉牛养殖场里,技术员正在进行布病检测。“畜牧兽医站人员每月主动上门服务,从引种到出栏全程跟踪,指导我们从硬件提升到规范管理全方位进行‘两防两化’建设,养殖场提档升级效果明显。”该养殖场负责人肖成平介绍。

  南充是四川畜牧业大市,现有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县8个、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7个,2024年出栏生猪565.7万头、牛12.8万头、羊168万只、家禽6621.5万羽,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七、第二、第二。畜牧产值占南充农业总产值一半以上。

  基层畜牧兽医站在产业发展、疫病防控、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监管等方面承担重要职责,是畜牧业稳定安全发展的核心力量。“基层畜牧兽医站开展‘两防两化’工程,正是市农业农村局着眼此背景下开出的‘一剂良药’。”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饲料科副科长孙姣坦言。

  据介绍,南充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已达92.8%,但部分散养户仍存在直排隐患。通过“两防两化”完善粪污处理台账和巡查机制,正逐步实现养殖污染全链条监管。未来三年,228个畜牧兽医站将完成“两防两化”工程,构建起“市—县—乡”三级防控网络,让每个乡镇都拥有标准化的防疫阵地、每个养殖户都能享受精准化的技术服务。易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