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中年男性手持社保卡来到江西宜春农商银行营业柜台,要求支取现金2.3万元。
经办柜员在联网核查时,发现客户人像与系统留存影像不相符,遂询问是否本人办理。客户称该卡为其哥哥所有,委托其代取工资。
工作人员发现该社保卡持有人年仅40岁,由弟弟代取工资不太合理,经查询该卡近期流水,发现该卡持有人为低保残疾户,账户日常交易为困难补助发放及支取,当天发生小额测试性交易转入10元后,新疆籍交易对手转入资金2.4万元。该流水与客户所说的工资发放完全不相符,且系统提示为当日资金交易转入风险。
通过对账户交易及客户信息综合分析,网点工作人员初步判断该卡有出租出借风险,资金来源可疑,立即要求客户提供资金来源证明。
客户出示了转账交易凭证,但无法说明资金来源具体情况及交易对手联系电话。这一举动更加证实了工作人员的猜想,于是在劝阻客户取款后便向当地派出所进行报告。为防止客户在其他网点支取该笔资金,工作人员在请示管理部门后,随即对该账户进行止付处理。后续,工作人员在对该社保卡账户进行持续监测时发现,该账户已被新疆地区公安部门紧急止付,止付类型为“嫌疑人止付”,进一步确认资金来源涉诈无疑。
近年来,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为遏制涉案账户的增长势头,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该行主动作为,全面落实账户风险防控措施,持续有效地压降涉案账户数量。
该行严格按照“谁开户谁负责 谁的客户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原则,切实落实责任;在开户、账户限额调整以及账户解控等服务中要求各条线前置个人客户尽调,利用大数据核查识别高风险客户,为账户分类分级提供信息依据;针对各类账户的开户申请、账户信息变更等业务,坚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尽职调查工作,并通过电话视频、上门核查等方式,对账户交易真实性进行确认,对于存在异常的账户及时采取管控措施;加强对新客户网上银行注册识别和审核,尤其是注意年轻客户及老年客户,在源头上阻断租借账户的可能性,从而控制风险。
同时,该行要求柜面人员在办理取现业务时,要详细询问资金来源和用途,并结合客户风险信息、取现账户日常交易流水和资金明细等要素,认真筛查收支不符、非本地取现、限制业务、代理取现、团伙取现等可疑人员,对取现人员的流水记录进行分析,提前筛查可疑情况,第一时间推送反诈中心联络员,及对接公安机关到场处置。
此外,该行利用电子门楣、广告屏等各种宣传工具,向客户普及跨境赌博、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违规活动的隐蔽性、危害性;组织员工走进社区、街道,向居民发放宣传折页,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讲解出租、出售、出借银行账户的危害性,让广大客户和居民了解电信诈骗的特点和常见种类,从而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效保障自身利益不受侵害。袁管伟 邓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