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各地各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实防灾害保安全夺丰收工作。在农业农村部指导支持下,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修订《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农机作业防灾救灾应急工作预案》和渔船防台转港协调机制预案,今年夏粮产量实现“七连增”、农机作业“零事故”,渔业防台人员连续9年“零死亡”。
全力抓“双抢”,把牢关口夺丰收。各地各部门凝心聚力,发动600多家农服组织,调配3200台烘干设备,公布127个早稻抢收和584个机械化烘干热线电话,与台风和强降雨赛跑,努力做到应收尽收、“风口夺粮”保丰收。应对台风“蝴蝶”影响,紧急下达省级农业救灾资金900万元,统筹用好中央救灾资金,投入应急农机850多台套,保险公司赔付水稻保险近1亿元,组织农技专家开展救灾复产服务3509次,下拨发放8350公斤救灾种子,支持灾后复产、改种补种。
着力早准备,把握防灾主动权。基础设施上,建成集水源供给、引水输水、农田用水、沟渠排水、汇水泄水于一体的农田水网“一张图”平台,全面排查整改农田基础设施风险隐患问题308个。物资准备上,做好饲料、消毒药物、发电机等养殖场急需物资准备,积极应对停电、断路对受灾期间场内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病虫防控上,加快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和省级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项目实施,上半年新建成使用田间监测站35个,提高病虫监测预警能力。
聚力出实招,把好安全生产关。建设省级渔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在全省93个渔港及停泊区建设管理站,配备应急艇、监控等基础设施,利用AIS和视频监控实现“人技同防”。认真执行渔业防台“三个百分百”措施,组织做好海域航行作业渔船全部回港避风,渔排养殖人员、海洋牧场人员全部上岸避险,确保海域“真清空”、人员“真上岸”,守住“不死人、少损失”的工作目标。抓好“双抢”时节农机安全监管,组织相关人员深入机收机插作业第一线,全面排查农机安全隐患,努力将事故隐患发现在早、防范在前、化解在小。
据气象部门预测,下半年可能有5个台风登陆或影响我省,全年农业安全生产仍有较大不确定性。近日,广东召开推进粮食生产“三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粮食生产和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再部署、再动员,有力有序防范应对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