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6日
第6版 绿色生态返回
资讯快递

两种检疫性入侵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挽回经济损失5.18亿元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趁

农民日报 | 2025年07月26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趁

  近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农业入侵生物扩张蔓延机制与高效防控技术研究”项目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召开“马铃薯甲虫和苹果蠹蛾区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现场评价暨防控技术培训会”,全面展示了两种重大检疫性入侵害虫高效绿色防控技术的创新成果。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种植面积达780万公顷,年产量超过1.1亿吨,产值达2200亿元。我国苹果种植面积达198万公顷,年产量超过4400万吨,产值高达3500亿元。然而,作为我国重要作物,近年来,马铃薯和苹果都面临着入侵害虫的侵袭。例如马铃薯甲虫是国际公认的马铃薯毁灭性检疫害虫,在我国新疆北部大部分区域均有分布;苹果蠹蛾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6亿元,潜在经济损失更是高达140亿元,严重威胁苹果优势产区的生产安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植保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马铃薯甲虫和苹果蠹蛾的防控手段较为单一,且长期依赖化学农药,导致害虫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防控形势严峻。

  如何防止这些入侵害虫的扩张蔓延,实现科学有效防控?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农业农村部全面贯彻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聚焦重大行业需求,系统谋划和部署有组织科研攻关。2021年,在农业农村部的支持下,植保所联合新疆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10家国内优势科研机构,率先启动“重大农业入侵生物扩张蔓延机制与高效防控技术研究”专项,聚焦苹果蠹蛾和马铃薯甲虫等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对象开展联合攻关。经过5年时间的技术攻关,两种重大检疫性入侵害虫高效绿色防控技术创新均取得显著成效。

  活动现场,围绕马铃薯甲虫,项目组首先展示了苏云金芽孢杆菌拌种薯和幼虫喷施的绿色防治、粮油间作-天敌储蓄的生态调控、天敌蠋蝽的规模化扩繁等多项技术。经过验证,示范区马铃薯甲虫综合防控效果高达95%。围绕苹果蠹蛾,项目组展示了智能监测预警与野外快速精准鉴定、低成本长持效性诱芯、抗紫外线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微胶囊制剂、基于银行植物的生态调控等多项技术,以“监测预警+生态调控+迷向干扰+科学用药”为核心的苹果蠹蛾区域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对苹果蠹蛾的综合防控效果达到87.3%,示范区天敌种群数量显著增加,为对照区的2.67~3.54倍,化学药剂施用量减少了50%。

  与会专家认为,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不仅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还有很高的推广价值,要进一步强化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扩大应用覆盖面,提升防控成效,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项目首席科学家、植保所研究员张桂芬介绍,项目实施以来,已累计研发监测防控技术和设备9项,形成防控中试产品5项,核心技术产品示范面积达870亩,辐射防控面积超过85万亩次,挽回经济损失达5.18亿元,有力维护了我国马铃薯和仁果类水果产业的健康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