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果营销一定程度上有积极意义。对于果农而言,那些因外形稍逊、轻微磕碰而被归为次果的农产品,以往常常因达不到收购标准而烂在田间。如今,这些次果可以通过专门渠道推向市场,既能减少农产品浪费,又能帮助果农挽回部分成本,将损失降到最低。对消费者来说,次果虽然颜值不足,但口感和营养与达标果子并无差异,能用更低价格买到同等类型的水果,无疑是高性价比的选择。由此可见,将次果推向市场的思路值得肯定。
当然,次果入市也需要加以规范。商家少些噱头套路,多些诚信担当,监管适时引导,防止创意变欺诈,才能让次果真正成为连接果农与消费者的桥梁。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