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基层地区应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立足本地优势,以党建为引领,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形成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的发展路子,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抓党建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双带”作用,将政治信仰转化成带动人民群众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行动,将农民组织起来,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加强党员群众的知识技能培训,通过线上和线下同培训、理论和实践共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青年农民的干事创业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想干不会干”的难题。如山东省青岛市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成立了公有制成分占主体的共富公司。共富公司积极承接各类涉农政策性资金和乡村产业项目,通过市场化手段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业态,培育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乡村品牌,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嵌入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等经济主体,立足农业产业资源优势,有效整合农业产业链,对接市场需求,推动合作经营,既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又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供了机遇,推动我国农业逐渐从“吃饭农业”向“品牌农业”转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组织农民的优势,盘活现有集体资源,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形成了长期受益、持续发展的稳步增收模式;群众通过土地租金、入社分红、打工薪金等方式,构建了集体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形成聚合增益效应。如山东省烟台市立足农村实际,大力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鼓励党员带头参与合作社经营和管理,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合作社。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倾斜等方式,帮助合作社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合作社通过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基层地区按照党建引领、以人为本和精准施治的工作思路,将农村自治、法治和德治相融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构建了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发展新局面。农村基层地区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改进乡村治理方式,不断提升党员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将党员群众的“要我治理”变成“我要治理”和全民共治的“我们治理”,打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农村基层组织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将党支部建在农业产业链上、建在农村网络上、建在村民心坎上,创造基层党建新模式,打造了一支懂治理、能治理、善治理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如山东省淄博市为打破村域界限,整合村庄资源,探索实施了跨村联建。跨村联建将地域相近、产业相同村庄的基层党组织联合起来,共同研究联建村庄内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联建村庄在乡村治理中的难题,共同会商联建村庄内的群众急难愁盼、人居环境整治和矛盾纠纷调处等现实问题,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有力的组织支持。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