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时值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2021年的7月21日对于嘎拉村村民来说是激动的、幸福的、铭记一生的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来到嘎拉村看望慰问村民群众。而4年后的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嘎拉村全体村民近日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的发展变化,表达感恩奋进、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虽相隔万里,仍关心牵挂着嘎拉村,6月27日给嘎拉村全体村民回信,对他们提出殷殷期望。
“4年前总书记到我们村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亲切话语仍回响耳边,现在收到总书记的回信,字里行间都是对我们的关心和期望,我们都非常激动、高兴,更有信心发展好、团结好。”说起总书记的回信,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难掩激动之情。
从破落小村发展到远近闻名的“桃花第一村”,成为西藏林芝桃花旅游文化节主办地,嘎拉村已成为西藏旅游业一张亮丽的名片。正如村口镌刻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标语,也是总书记在回信中所说“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护好,把‘桃花村’品牌擦得更亮”的具体体现。已举办22届的桃花节,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强,这是嘎拉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摸索出的以生态立业、靠旅游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子。嘎拉村桃花林占地278亩,有1200多株百年以上的野生桃树。去年,嘎拉村又投入了100多万元,将桃花林对面的80亩蔬菜大棚进行改造,栽种了5000多棵果树,包括苹果、樱桃和水蜜桃。这些果树的种植使得嘎拉村旅游场景更加丰富,无论是春天赏花还是秋天采摘,都能持续吸引游客的目光。
漫步嘎拉村,空气清新,道路平坦整洁,四处花红叶绿。蓝天白云下,一栋栋藏式民居掩映于苍翠群山间,漫山遍野的野生桃林令人心旷神怡,村在景中,景在村里。
位于村中心团结广场的一座红色研学主题教育展览馆引人驻足,这座林芝市巴宜区首座村级展览馆以“团结颂”为主题,馆内展出的老照片、旧报纸、老物件、电子立体沙盘等,无不在向观众讲述着嘎拉村变美变富的生动历程。“总书记的回信更加让我们坚定了发展方向,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维护好民族团结,建设繁荣稳固的祖国边疆,这些要求也为我们之后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嘎拉村村委会副主任尼玛多吉说。展览馆记录的嘎拉村的发展成就,是在党的好政策下奋斗出来的。展览馆的设立,也极大提升了嘎拉村的知名度,加深了村民对家乡土地的认知与热爱,也正如总书记的回信中强调的,促进了民族团结,增强了文化自信与使命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红色动能”。
阳光倾洒,今年已经64岁的村民卓玛正在自家院内休憩,透过树叶间斑驳的阳光映出她幸福的笑容:“听说总书记来信了,当年总书记来村里也到我家里坐过,拉家常说的话我都记得清楚,感谢总书记对我们的关心。”卓玛家从之前伐木、种田、养猪,到现在靠着旅游产业和跑运输,生活越过越好。“请总书记放心,比起之前,我们的生活幸福得很,现在想要什么都有。”卓玛动情地说。
“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我们一定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边巴说。2024年,嘎拉村实现总收入140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7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12万元,比2020年增长近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