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4日
第8版 百姓茶坊返回
百姓记事

爷爷的金瓜

赵荣

农民日报 | 2025年06月14日 赵荣

  我家在山东冠县黄河故道,一个叫远方的村庄。我爷爷赵永泰,爷爷的弟弟赵永臣,弟兄两家住在一个大院。那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两个爷爷为了让全家人吃饱饭,种了二亩比玉米、高粱更高产的金瓜。沙土窝里本来就缺水,又赶上干旱,爷爷带着两家的七个孩子从村中老井担水浇地。全家人小心侍奉着瓜田。

  那一年,鲁西地区闹严重旱灾、蝗灾,玉米、高粱几乎绝产。而我们家的金瓜苗长势良好。秋天金瓜大丰收,大的一个有十来斤重,用地排车拉了整整六趟才拉完。爷爷打扫出来放农具的小草屋,按先大后小的顺序,挨着西墙一排排摆放,一层层摞上去,都摆到了屋顶。几个月的功夫没有白费,两个爷爷蹲在堂屋门口抽着旱烟袋,全家人的脸上都笑盈盈。当金瓜蒸熟,飘出去的香甜特别诱人。

  村西大路上,经常看见向北逃荒的人,衣衫褴褛,饿得走不动路。田里的野草被人吃光了,树皮也扒光了。

  一天,两个爷爷收工回来,孩子们都围着报告:前街的留柱偷咱家的金瓜!爷爷看见孩子们中间还站着十来岁的留柱,骨瘦如柴,低着头,脚边放着一个大金瓜。爷爷当即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左右看看,对孩子们说:“我们知道了,你们都回屋。”爷爷挟起来了大金瓜,递给留柱,这个金瓜比他的肚子还大。留柱接过去,爷爷摸摸他的头说:“孩子,快回家吧!”留柱看着爷爷,竟然放声大哭。然后他对着爷爷们鞠躬,一步一回头,走出了栅栏门。七个孩子在窗口露着头,望着院子里两个爷爷高大的身影,若有所思……

  第二天,两个爷爷把全家人召集在堂屋里开会。他们面色沉重,吸了一袋烟才开口说:“今年咱这里闹灾荒,西边大路上尽是逃荒的人。咱村里现在倒是没人逃荒,但是很多人家已经没有粮食了。咱们家还有吃的,不能光自己填饱肚子,看着乡亲们没饭吃。我们商量了,决定把咱家小草屋里的瓜分一部分给乡亲们。”

  两个奶奶都尊重爷爷的意见,点头同意。七个孩子也纷纷举起小手拥护大人的决定。

  说了就做,爷爷开始送金瓜,推着车子背着筐,大人在前孩子在后,挨家挨户去送……看着我们上门送瓜,饿得有气无力的村里人惊呆了。

  “俺给你们磕头了!”一个老人眼里满是泪花。老人给爷爷作揖磕头,他身后的孩子也跟着作揖磕头。

  爷爷边伸手扶他们起来边说:“共渡难关,共渡难关!”然后扭头就走。爷爷走那么快,就是怕自己眼窝子浅,眼泪流出来。参与送瓜的我父亲及叔伯们像打了胜仗一样匆匆离开。善良是这个家庭的灵魂和底色。

  袅袅炊烟伴着金瓜的香气,飘满村庄,温暖了那个寒冬。那个“偷”瓜的留柱,后来上了学,去外地工作。他给我们家送过一块匾,一直挂在老屋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