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山东省肥城市万亩桃园里,翠绿的枝叶间已经缀满核桃大小的肥城桃。一颗颗青绿色的果实正安静地吸收着雨露阳光,充实果肉。
肥城桃又名“佛桃”,是山东省肥城市的特产,也是中国水果名优特产之一,以果实肥大、汁多甘甜、香气馥郁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肥城市以肥城桃为主导产业,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推动肥城桃多业态融合发展和全产业链开发。如今,这片规划总面积11万亩,覆盖5个镇街、87个村居、3.1万户农户的产业园区,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主导产业总产值高达36亿元。
在产业园内的现代化高效桃种植基地,智能监测设备闪烁着指示灯,智能避雨棚、冬暖式设施棚等桃树栽植设施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设施不仅能有效抵御极端天气和病虫害,更让桃树生长实现了精准化管理。在康顿农业、桃都果业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园区桃树种植不断向标准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智能化种植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数据,经智能系统分析后,为桃树生长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使肥城桃每亩产量从传统种植的3000斤提升至4000斤以上,商品果率从60%跃升至85%以上。
与此同时,桃木工艺加工产业也在产业园的推动下迎来“春天”。在山东鸿熹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等160多家桃木加工销售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打造出全国桃木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集散中心。桃木旅游商品推陈出新,从传统的桃木剑、桃木如意,到融合现代设计的桃木首饰、家居摆件,如今已研发出30多个系列4000多个品种,年销售收入突破26亿元。
肥城桃全产业链的高效发展,离不开一系列政策的精准助力。肥城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科科长高冲告诉记者,为了保障园区建设稳步推进,肥城整合相关人员、机构成立肥城桃产业发展中心,推动肥城桃特色产业优质高效发展。此外,在对产业资金支持上,除充分利用省级产业园奖补资金外,肥城设立300万元肥城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老旧桃园改造、基础设施升级,统筹4000多万元乡村振兴涉农资金,支持肥城桃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与数字化管理。
今年以来,肥城市还以桃为主题,精心打造“十里桃花·桃源圣境”项目,推出了一条连接3个村庄、覆盖5.5平方公里的精品旅游线路,最高时单日接待游客突破了4万人。
“对各项技术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后,我们不仅可以种出更高品质的桃子,而且随着旅游项目的开展,我们在采收季节还可以适时打造采摘体验等项目,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仪阳街道刘家台村党支部书记刘学军说,“游客多了,村民经营农家乐、民宿,钱包也跟着鼓了起来,刘台村村集体收入一年能增收20多万元。”
从卖桃到赏花、桃木文玩,从桃园到车间、景区,肥城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正以全链升级的姿态,推动肥城桃产业向更宽领域、更高质量、更深层次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