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第5版 社会保障返回
教育启航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积极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行动——

智慧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宗亮 李丽 文/图

农民日报 | 2025年04月28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宗亮 李丽 文/图

  

  黄香小学食堂内,学生们正在吃午饭。

  “食堂的饭特别好吃!早上有鸡蛋、大米粥,营养又健康,中午番茄牛腩、鸭肉轮着来,我们都特别爱吃,还管够。”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清明河乡初级中学,九年级学生王士一和同学们对升级后的营养餐赞不绝口。

  这份“舌尖上的幸福”,源自该县2024年8月启动的校园餐专项整治行动——全县53所中小学食堂通过数字化改造,构建起“1+4+N”智慧监管体系(1个核心平台,消费、食材、财务、明厨亮灶4大系统,N项智能终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透明管理。

  “数字系统帮助相关部门和家长更好地对学校食堂进行监管,通过系统可以实时看到学校食堂的卫生和采购状况,不但监管安心,也让家长对孩子的伙食非常放心。”云梦县教育局局长陈军华说。

  电子秤联网管住“钱袋子”:

每份餐费晒在阳光下

  早上7点,昨天下午下单的10斤西红柿已经送到了黄香小学食堂门口。库管员邹曼曼验收完食材后,将食材放到库房前的电子秤上拍照入库。“肉、鸡蛋、菜这些按重量采购的食材,都要一件件用电子秤记录入库,马虎不得。”邹曼曼说。

  不同于传统库房出入库只需由库管员登记在册,云梦县为更好监管校园食材使用情况,将电子秤融入数字系统,让学校可以智能、快捷地管理食材购买与使用情况。“电子秤都是自动识别的,不需要人工统计,识别后自动上传数字系统,不仅让工作更有效率,还有效避免了人工可能产生的错漏问题。”黄香小学校长兼监督员舒小军在食堂里边操作系统,边向记者介绍道:“食材出入库必须对得上,确保每斤食材都用在学生伙食里。”

  同时,云梦县教育局对伙食费使用的监管也非常严格。“伙食费不能多要,统一早餐3.5元、午餐8.5元,学生交的伙食费不进入学校自己的账户,只进入食堂专项账户中。”舒小军说:“学生们交上的伙食费必须全部都用在学生伙食上,学校不经手伙食钱,确保专款专用。”

  此外,为有效控制开支,避免资金浪费,每周采购员都会到市场询价,结合周边物价、食材质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对象。如果食堂采购的食材明显高于其平均价格,数字平台会自动发出预警。“最高价不能超过平均价格太多,如果差距太大,系统就会通知我们并问询学校,甚至要求他们重新选择售货商家。”陈军华补充道。

  “白名单+云监管”拧紧“安全阀”:

250家供应商层层筛选

  “食材质量是我们做父母最关心的问题。”清明河乡初级中学学生刘雨欣的母亲曹岸说:“学校食材卫生,我们才能放心把孩子托付给学校。”

  在很多学生家长看来,学校食堂不但要让孩子能吃得饱,还要吃得营养、健康,食材质量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为把好中小学校食材质量关,云梦县发布了采购“白名单”。“各个学校将原来合作的供应商的资料提交到数字平台,我们通过资质审核筛选出一份供应商‘白名单’,目前‘白名单’商户总共有250多家,学校采购时只能在‘白名单’中选择合作商户。”陈军华说。

  除了食材安全,科学的食谱对未成年人发育也尤为重要。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太甜、太腻的饭菜非常不健康,影响学习状态不说,还容易发胖。“如果吃肥肉太多,或者菜总是很油腻,这些因素会影响体重,我们九年级马上要体育中考,保持体重真的太重要了。”王士一说,还有一个月左右他就要参加体育中考,他一直在控制体重。“现在刚刚好,可不能再胖了。”王士一说道。

  对此,学校通过设计多个营养餐食谱,满足中小学生的饮食健康。“这些孩子都才15岁左右,饿着对身体不好,有了营养食谱,照常吃饭也不增加体重,有劲学习还能保持健康。”清明河乡初级中学校长朱小平说。

  明厨亮灶+家长陪餐:

让每口饭都吃得明白

  中午时分,曹岸已经坐在清明河乡初级中学专门设置的陪餐桌上吃饭。“作为学生家长,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孩子在食堂能否吃上卫生又营养的饭菜。”曹岸说,“今天有鸭肉,有蔬菜,荤素搭配,味道也不错。一会我还要把今天午饭的照片发到家委会群里,分享给每一位家长。”

  不同于一些地方学校只会在特定时间组织开放日家长陪餐。云梦将陪餐落到实处,在云梦县的中小学食堂里,家长每顿饭都可以来学校陪餐,吃完后家长将照片和评价反馈到家委会群里。“我们对学校的饭还是挺满意的,基本全是好评。”曹岸补充道。

  除了家长陪餐制,“明厨亮灶”是云梦校园营养餐工作的另一亮点。当记者走进黄香小学的食堂,墙上的液晶屏实时直播后厨动态:厨师帽规范佩戴,砧板生熟分开,餐厨垃圾定时清运……这些画面通过“食安云”App同步推送给2.3万名家长。“通过大屏幕,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可以监督学校食堂的卫生情况。”舒小军说:“甚至下水道的情况在视频中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同时,学校每顿饭还要收集食品样本,保留两三天,并拍照上传至数字平台。“如果遇到学生食物中毒,可以第一时间溯源找到问题根源,厘清责任归属。”舒小军说:“这对于我们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来说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