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暖阳,泥土苏醒。野菜们像是约好了似的,从湿润的泥土里探出头来,嫩绿的、金黄的、雪白的,都聚拢起来,汇聚成了一锅多滋多味的春天。
春天的滋味,是蒲公英的清凉。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本草纲目》载其“味苦性寒,清热解毒”。
小时候,口腔溃疡总是找上我,严重时,连吃饭都很困难。外婆知道后,背着箩筐到村后山坡上,挖了一些蒲公英回来。她将蒲公英择洗干净之后,放热水锅里焯水,控干,剁成碎末,拌些面糊入汤。再淋上蛋液,滴几滴香油。绿绿的汤汁上,飘着片状的蛋花,清香袅袅。
凉拌蒲公英也是一道美味。制作极其简单:先把择好的蒲公英,洗净放盆里加少许盐,揉出菜汁,切寸段。锅内放油,油热放蒜末炒出蒜香味,倒入蒲公英搅拌均匀。夹一筷子入口,清凉爽口,夹杂着蒜香,仿佛把整个春天的清新都含在了嘴里。
春天的滋味,也是洋槐花的香甜。春姑娘把雪的白,蜜的甜,花生的香,都调和在一起馈赠给了洋槐花。每年,洋槐花盛开时,我都会多摘一些储藏。
储藏洋槐花是有讲究的。把摘下来的洋槐花择去杂质,装在保鲜袋里,敞口平放在桌子或案板上,把空气从花缝隙间挤压赶出,然后,拧紧袋口,放冰箱冷冻储藏。用这种方法储藏,一年都不会坏。想吃的时候,从冰箱里取出一小袋儿做成槐花春菜,就可以满足味蕾,解解馋。
洋槐花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来做成槐花蒸菜、槐花饼、槐花饺子、凉拌槐花、清炒槐花等。我却喜欢蒜末炒槐花。这样做出的槐花春菜,入口清爽,香中带甜,爽而不腻。
春天的滋味,更是曲曲菜的柔绵。曲曲菜的繁殖能力很强,去年我曾把它的菜根掐下来,剪成指甲盖长短,埋入湿润的土壤里,浇上水。不出几日,嫩芽就钻出地面,长出新叶,绿得倔强。
在农村老家,曲曲菜有两种吃法。一是凉拌,把洗干净后的曲曲菜,放入盆内,加少许盐揉出菜汁切段。锅内放油热后,放入辣椒、蒜末和八角炒出香味,最后倒入曲曲菜,翻炒几下即可入盘。尝一口,满嘴的香辣。二是做汤,把洗干净的曲曲菜,扔进米汤锅里煮上半小时,碧绿柔软的曲曲菜,绵绵的汤汁,既好看又好喝。
汪曾祺说:“人的口味要宽一点,酸甜苦辣都尝尝。”野菜之味,恰是人生百味的缩影,初尝或许清苦,细品却有余甘。
趁春风正暖,提一只竹篮,去野地里走走吧。那些刚冒头的嫩芽,那些将开未开的花苞,都在等着成为你锅里的一味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