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获悉,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成臭氧杀菌、主动式杀虫及物联网等技术,成功研发出智能化、小型化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智能系列设备。据了解,该系列设备包括设施空间小型智能杀菌装置、基于多光谱的害虫精准诱控装置以及设施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使用后,害虫诱捕率在平均67%的基础上提高20%,作物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30%,每亩可以实现节本增效1000元。
设施空间小型智能杀菌装置利用臭氧杀菌原理,可以实现设施内病菌的实时消杀,从而防控作物病害的发生。用户通过手机App即可远程调控,实现设备风速实时调节、臭氧释放量调整、环境数据实时采集等功能的远程控制,确保设施内杀菌作业的动态、精准、高效。
针对不同害虫对光的敏感性不同的特点,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典型害虫的光谱反应特性,开发了集成灯光诱虫、主动式物理杀虫、温湿度环境数据采集等功能的害虫精准诱控装置。同时,结合物联网技术,配套研发了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设备工作时段的实时调整、杀虫网自动清理、虫情信息的自动采集与上报等功能的远程管理和控制,达到虫害精准诱杀和远程监测的效果。
不仅如此,研究团队还基于物联网、5G、传感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了与植保装置协同作业的设施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该系统具有远程控制、托管和多设备协同植保作业等功能,可以实现植保作业的智能化、无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