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为推进世界银行“预防、准备与应对新发传染病项目”农业农村部子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人病兽防、关口前移”理念在关键受众中普及落地,营造良好的群防群控局面。4月22日,由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主办、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承办的牧区主要畜间人兽共患病宣传干预研讨会在青海省贵德县举办。
来自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相关专家以及甘肃、宁夏、青海牧区省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与兽医、公共卫生领域科研院校学者、基层兽医站等代表聚焦牧区省份人兽共患病防控宣传干预工作展开深入交流。甘肃省主要聚焦人畜共患病防控关键问题,通过“上一堂课、放一部片、送一份资料”的形式,帮助广大养殖场户和基层防疫人员破解在免疫、检疫、监测、净化、人员防护等防控工作中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探索构建“宣传干预+技术防控”的新型双轮驱动模式,通过“三年三步走”战略体系,形成卫健、疾控等部门深度参与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立体防控网络,实现全区人间布病发病率“三连降”,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区域性布病防控解决方案。
青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畜牧业大省,近年来,先后实施了一系列主要人畜共患病防控行动计划。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干预,提高重点人群防控意识。全省包虫病人群感染率、牛羊棘球蚴感染率、犬粪阳性率大幅下降,畜间布病个体阳性率由2021年的1.76%下降到2024年的1%左右,个体阳性率下降43.18%,布病发病人数与2023年相比减少363例,发病率下降16.66%,人间病例由增幅全国排名靠前变为降幅全国排名靠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