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第6版 渔业渔政返回
行业观察

渔船电子证书见证渔船管理改革成效——

新政实施一个月惠及渔船2000余艘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冯建伟 王春植

农民日报 | 2025年04月24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冯建伟 王春植

  

  福建省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行政审批窗口工作人员在指导渔民使用手机APP进行业务填报。 资料图

  “同志你好,我想办理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这些是我准备的材料,你看看有没有带齐?”近日,福建省泉州市的渔民林师傅像往常一样带着渔船证书等材料来到了本地海洋与渔业局审批窗口小心翼翼地询问,生怕带少了一样材料,又要再跑一趟腿。

  看出了林师傅的担心,办理窗口工作人员热情回应:“林师傅,农业农村部刚刚启用了国内渔船电子证书,您现在就可以通过手机申领,办理业务时出示核验就行,不需要带纸质证书。”工作人员边说边指导林师傅用手机下载了渔港通APP,帮助他注册账号并完成了渔船电子证书的申领,全程不到3分钟时间。

  随后,林师傅在渔港通APP“证照服务—渔船电子证书”模块中,查找到他要办理的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网上填报就可以直接办理。“这可比带一沓纸质证书方便多了!”林师傅感叹道。

  渔船是捕捞生产最重要的工具,也是渔民维系生计的核心资产,合理有效的渔船管理对捕捞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过往的渔船管理中,渔民办理业务往往要携带多种纸质证书,很容易发生材料少带、漏带的情况。同时,在业务办理时,纸质证书数据在多部门审批中无法实现互联互通,有时也会因为系统更新变化,造成人工核验失误,这些问题都导致渔民陷入办事难的窘境。

  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渔船管理电子政务水平,自今年1月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和国籍证书3种渔船证书电子证照标准之后,2月9日再次发布公告,通知自2025年3月1日起启用国内渔船电子证书。

  农业农村部渔船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渔船电子证书范围包括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渔业船舶国籍证书和渔业捕捞许可证等现行全部4种渔船证书,凡持有上述4种证书的企业、个人及其委托人可申领和使用渔船电子证书。

  证书的申领渠道很多,申领流程简单。有需要的渔民只需找到农业农村部官网及地方相关政务服务平台就可以申领渔船电子证书和使用指南,也可以像林师傅一样,到当地渔业主管部门办事窗口找工作人员帮忙办理。数据统计显示,3月1日以来,河北、辽宁、山东、浙江、海南等多个省份的渔民热情高涨,纷纷办理起渔船电子证书。农业农村部渔船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渔船电子证书的线上申领和使用,渔民从此告别了跑腿盖章的日子,足不出户就能办理业务;管理部门还利用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了审批流程的提质增效。

  近年来,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部署以及农业农村部“民声呼应”工作要求,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在推进渔船改革的进程中,始终把更好地服务渔民作为改革的重要导向和内容,特别聚焦渔民、渔企的急难愁盼和“关键小事”。2022年,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开展渔船改革管理线上大调研,沿海9个省份的51个市县渔业渔政管理部门、渔业组织、渔民代表300多人参与调研,收集整理了5个方面的63条具体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建议,围绕基层和群众所思所盼研究改革举措,先后发布了3个公告、公布20多项便民提效措施。其中发布的农业农村部第606号公告,削减了38种渔船证书证件;发布的第683号公告,公布了16项渔船管理便民措施,这些渔业船只管理中的减证明、减程序、减审批便民措施,切切实实得到了渔民群众的欢迎。

  今年初,农业农村部发布了第883号公告,推行渔业捕捞许可证等现有全部渔船证书的电子证书,系统试运行1个多月以来,有2152艘渔船已经成功申领了电子证书。

  渔船电子证书的启用,标志着我国渔船管理信息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更多智慧系统的整合,渔船电子证书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展,不仅能让渔民“少跑腿”,数据“多跑路”,还能实现渔船的精准管理,从而促进捕捞业迈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