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重庆市万州区甘宁镇永平村的田野上,徐工804拖拉机来回翻耕土地,驾驶室内的刘俊专注操控,身后新翻的泥土散发着春日气息。“去年参加培训后,我流转了700亩地,现在每天能耕三四十亩,效率比人工翻地高多了!”他笑着说。
作为万州区农广校2024年“学用贯通”智能化农机班学员,刘俊经过半年系统培训,掌握了多种农业机械操作技能,并投资近30万元购置大型拖拉机。今年,他规划了3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400亩水稻种植,还创新尝试50亩旱稻种植,“机械化播种加上抗旱品种,产量有保障!”
同班学员雷辉国,则在百安坝街道保安村的柠檬基地带队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他介绍:“果树飞防要控制好6米/秒的速度,必须进行专业培训。”他们团队已实现持证上岗,仅两天就能完成400亩果园防治,成本较人工降低了三分之二。
两位学员的蜕变,得益于万州区农广校的精准培育。作为全国首批高素质农民培训“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区县,万州区在新开设的智能农机班中引入企业实战培训,首批35名学员全部实现创业或就业,带动200余农户增收。
政策加持也在同步推进。万州区出台2024—2026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拖拉机、无人机等123个品目设备给予最高40%补贴,助力农户降低成本。智慧农机不仅提升效率,更推动农业向“绿”而行。雷辉国所在基地通过无人机飞防,节省80%成本,且药物残留减少,环保效益显著。刘俊使用的徐工804拖拉机,因转向灵活、动力强劲,成为丘陵山区春耕首选,其国产化率达80%以上,动力强劲且省油耐用。
随着“学用贯通”模式的深化,万州区正加速构建现代农业生态。与山东济宁合作开展丘陵山地智慧农机装备研发,补齐玉米机械化种植短板;推广“生猪养殖—有机肥生产—柑橘种植”循环模式,打造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区。这些举措,不仅让农户尝到科技甜头,更筑牢粮食安全根基——2023年,万州区粮食产量达49.97万吨,创近15年来新高。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指尖轻点农机忙”,万州区以“学用贯通”培育高素质农民,以智慧农机撬动农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