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日
第6版 园区建设返回

陕西岚皋县:园区种香椿 产业成链条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祁倩倩

农民日报 | 2025年04月12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祁倩倩

  4月,正值春意盎然的大好时光,走进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田湾现代农业园区,只见细长直立的香椿树枝上顶着一簇簇红色油亮的香椿芽,如同一团团红色的小火焰,彰显着春日的热烈。“啪哒、啪哒……”一声声清脆的声音传来,村民们背着背篓,正在采摘鲜嫩的香椿芽,忙着把这份春日第一口鲜运往市场。

  岚皋县地处秦巴腹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近年来,为有效利用荒山坡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岚皋县以民主镇田湾村为核心,建立起香椿产业园区。2022年,田湾香椿园被认定为安康市第十一批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据了解,产业园区目前已经有7家香椿合作社入驻,优质化、基地化、规模化的香椿特色产业已经基本形成。

  在园区负责人龚海涛的记忆中,当地田间地头、山上山下很早就遍布香椿树,小时候物资匮乏,不多的味蕾享受时刻便是香椿带来的。“我们这里是山区,无法发展机械化农业,只能因地制宜,看看最适合种什么。”龚海涛介绍,香椿树有着“长寿树”之称,生长周期长,而且不需要施肥打药、管护成本低,能够持续稳定有收益。“加上现在消费者对有机健康食材的消费需求,香椿鲜嫩味美,营养价值高,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

  为了有效推动香椿产业的科技进步,园区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多名专家,成立了岚皋县秦巴红富硒有机香椿科研所,成功培育出高品质的“秦巴红”香椿。有了统一的品种还不够,园区还积极改进香椿密植矮化技术,进行新品种推广试种。除了田湾村1730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外,在安康市内的镇平、紫阳、海宁、荥阳4个县市,以及江西、四川、湖南、新疆等10个省市都有“秦巴红”香椿的种植基地,总面积约1.5万亩。

  在充分发挥种植基地示范作用的基础上,园区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全村276户760余人发展香椿产业,向村民免费发放香椿苗,提供技术指导,并帮助村民拓展销售渠道。据了解,通过香椿产业,田湾村村民人均每年约增收2000元,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让一棵棵香椿树充分发挥出经济价值。

  “我们主要是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通过生鲜供应链去供货高端的商超等,同时一些商品性稍差、二茬三茬的香椿,我们建设了初加工生产线,例如做成香椿酱、香椿锅巴、香椿茶叶等休闲产品,拓宽香椿的食用边界。”龚海涛告诉记者,未来园区还将计划对香椿进一步进行精深加工,“香椿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皂苷和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有抗氧化、降血脂及保护血管等作用。我们现在已经开始针对香椿的药用价值进行开发,并已经有了初步成果,下一步香椿的销售产品会更加多元。”

  园区还依托周边集镇优势和县域旅游资源,适时推出了香椿采摘体验项目。适逢节假日,很多附近县市的居民都会来此体验采摘乐趣,游客张先生兴奋地说:“平时生活在城市里,节奏快、压力大,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田园生活。这次带着孩子来采摘香椿,既能让他亲近大自然,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又能培养他的动手能力,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龚海涛介绍,园区这一采摘项目将体验经济与农业旅游有机结合,既带动了园区内香椿芽的销售量,也方便了农户销售其他土特产,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