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各种时令蔬菜纷纷上新,尝鲜品春菜也成为人们春日里的一大乐事。鲜嫩的香椿芽,只需裹上面糊炸至金黄,咬上一口,酥脆中满是春天的味道;还有那水灵灵的荠菜,用来包饺子最合适不过……各种春菜纷纷登上餐桌,社交媒体上“春菜经济”的热度持续攀升,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各种美味春菜,也促进了乡村野菜采摘、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春日里的农村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在今年的春菜市场上,板蓝根青菜无疑是匹“黑马”。这款菘蓝(板蓝根)和油菜的杂交品种,是由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出的新型蔬菜,登记品种名为“菘油1号”。相比于一般的油菜,不仅味道清甜、口感鲜脆,还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因此,一经上市就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据盒马3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板蓝根青菜环比销售增长294%。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葛贤宏告诉记者,其实板蓝根青菜从2022年就已经开始上市销售,随着近两年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追求食补功效,因而,板蓝根青菜凭借着“药食同源”的标签,在大型商超的市场推广下,才在2025年的春天迎来爆红。
目前,板蓝根青菜由湖北板蓝根青菜农业有限公司独家种植、销售及推广,公司与专门的种植户或合作社合作,提供种子并负责回收板蓝根鲜菜。据公司销售总监尹潇介绍,板蓝根青菜是个低温季节蔬菜,目前在云南和湖北,以及青海、甘肃等西北地区种植。“现在日产量5万斤左右,板蓝根青菜出圈后,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下半年我们会结合市场需求量,计划规模每个月递增20%,初步实现日产10万斤。”尹潇说。
“蔬菜市场菜价易波动,菜类品种越多,市场就越稳定。物以稀为贵,种植户也愿意种植一些特色蔬菜。”葛贤宏说。在春菜类别,除了像板蓝根青菜这样的科研“明星”,也有很多野菜的身影。各种鲜嫩、特色的野菜跻身其中,共同支撑起稳定且多元的春菜市场。其中,香椿借着自然纯粹的风味与独特的营养,成为一众消费者的心头好。
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田间地头、山上坡下,遍布很多野生的香椿树,由于香椿种植不需要施肥、打药,管护成本低,同时市场需求量大,2017年,岚皋县秦巴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龚海涛带动乡亲们在民主镇田湾村种植了1730亩香椿,2022年被认定为第十一批市级现代农业园区。为了提升香椿品质,公司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进行香椿品种优选,改良,扩繁。培育出了“秦巴红”香椿林木良种,在云南、贵州、四川等10多个省市进行种植。
“现在基本上是订单农业,头茬商品性好的香椿一般是线上销售和线下通过生鲜渠道进行鲜销。像二茬三茬香椿会进行初加工,比如香椿酱、香椿锅巴等休闲食品。很受消费者的喜爱。”龚海涛介绍,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每年能带动附近的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
除此之外,公司依托集镇优势和县域旅游资源,在园区内打造了香椿采摘体验项目。“很多人喜欢摘香椿,说声音很解压,我们最多的一天接待了1000多名游客。”龚海涛说,采摘项目开展后,还带动了一部分的香椿销售,也给当地农户的其他土特产提供了销售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