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海边的连云港人便等着享用一道口福:墨鱼豆。这个时节,天气已暖,海水也不再如早春那般刺骨的凉,生长在近海的小乌贼洄游海边繁殖,这种长不大的小乌贼,身体圆润,头上有两只锃亮的小眼睛,两侧有触须,体型通常只有一颗扣子大小,俗名叫墨鱼豆,当地渔民用方言亲切地称它为“小乌眼”。
墨鱼豆生活在大海的水草里,其模样同一般的乌贼相似,只是背上多了一个吸盘,可以吸附在水草上,不致被海水冲走。平时它在水草上栖息,一旦发现猎物便迅速出击,吃饱后,又回到水草上安静地休息,等待下一个猎物。
捕捞墨鱼豆,主要是用浅海一线的定置网,也就是渔民将一张类似于大口袋的网,放置在海里的固定位置。随着潮水的上涨,鱼虾就会落入“大口袋”里。定置网距离岸边都比较近,一般两三海里左右。每天凌晨两三点钟,渔民便会乘船赶到布网地点,将里面的海鲜取回来,逢到初一、十五的大潮水,落网的墨鱼豆就会比平常多。
连云港是个海滨城市,墨鱼豆是当地春季最鲜的海货之一。只有在靠近码头的小渔家乐里,才能品尝到这一限定美食。那种新鲜的墨鱼豆,再配上点当地的小韭菜,简直是神仙美味!
墨鱼豆炒春韭菜在海边村镇是最受欢迎的。把韭菜切成小段,配上新鲜的墨鱼豆一炒,连盐和味精都不需要放,炒上几分钟就能出锅了。汤汁也因为墨鱼豆体内的墨鱼汁变黑了,喝起来鲜香无比。韭菜的鲜和墨鱼豆的鲜,叠加在一起,鲜上加鲜,好不过瘾。
用墨鱼豆包饺子,可以与春天江南一带的刀鱼馄饨相媲美,实在让人垂涎欲滴。想象一下,春天的早晨,吃上几个热气腾腾的墨鱼豆饺子,真的是一种享受。
墨鱼豆烧菜后的汤汁也是墨色的。海边人家吃墨鱼豆讲究原汁原味,烹饪前只需将墨鱼豆用清水洗干净,不必去除体内和眼睛里的墨囊。墨汁本来就鲜,少了墨汁,鲜味会减少许多。有些游客对墨汁很是敏感,觉得它不应该出现在餐桌上,但是海边人家烧墨鱼豆,就是这么做的。当你用筷子夹着墨鱼豆放进嘴里,那种墨鱼豆挡不住的鲜味,会直朝你的肠胃里钻。
春天是品尝墨鱼豆的最佳季节,春暖花开,墨鱼豆自带的鲜味达到了极致。过了这段时间,墨鱼豆又不知会游到什么地方去了。如果春天你到连云港海边,在街巷的小饭馆里,遇到了墨鱼豆,一定要点上这道小海鲜,它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那极鲜的口感,是春天里大海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