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艳芬
在湖北恩施这片沃土上,马铃薯与烟草的科研攻关正形成双向赋能新格局,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针对杂草、病虫害和成本难题,恩施州农业科学院研发“马铃薯田封—盖—杀控草技术”,既破解马铃薯种植困境,其经验又推广至烟草生产,并引入赤眼蜂防治蚜虫,实现降成本、提品质、护生态的共赢。
在交流中拓展,在合作中进步。近些年,烟叶生产的部分科研成果也对马铃薯种植产生了积极的参考价值。分子育种、杂交育种等技术,为马铃薯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机械化设备和操作模式的创新,为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如改良烟苗移栽机用于马铃薯垄作,通过加装柔性夹取装置,实现单垄双行精量播种;数字化监测、分析、管理模式,让马铃薯种植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
下一步,建议设立粮烟融合专项实验室,烟草公司和农业科研推广等部门开展联合攻关,重点攻关轮作障碍、土壤连作修复、绿色综合防控等共性难题,助推形成全域农业发展新动能,真正实现“以产兴村”的可持续发展。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