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7日
第4版 综合新闻返回

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发布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婧

农民日报 | 2025年03月17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婧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婧)3月15日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消费者协会首次联合发布10件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引导各级检察机关和消费者协会(委员会)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其中,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诉孙某某、刘某某生产销售不合格化肥损害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民事公益诉讼案和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与农业产业和农民生活关系密切。

  在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诉孙某某、刘某某生产销售不合格化肥损害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民事公益诉讼案中,孙某某、刘某某在四川省巴中市某地合伙经营某化肥厂期间,采用冒用生产厂家和厂址、自制产品合格证、冒用他人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方式生产、销售不合格化肥,在案证据查明已销售的12批次化肥货值金额共计73142.5元,涉及农民消费者200余人。市场监管部门在该厂现场查获4批次60余吨未销售化肥。经检验,该厂生产、销售的化肥总磷超标,可导致农作物减产或绝收,甚至引起土壤板结,破坏耕地,侵犯众多农民消费者权益。

  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中,贵州省安顺市某农贸市场的开办者未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允许未提供进货凭证和农产品质量合格凭证的农产品入场且未开展场内快速检测,导致部分来源追溯不明的水果、蔬菜外销后被检出多种重金属、农药残留超过强制性国家标准,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

  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深化与消费者协会等多部门协同联动,以法治化手段共同维护消费者权益,综合运用行政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支持起诉等多种履职方式实现消费者权益保护。

  据介绍,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食品药品安全等涉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6万件。本次发布的案例为全国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提供案例指引,同时丰富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途径,具有以案释法、普法宣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