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关键。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以下简称“贵州农行”)充分发挥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倾斜各项资源,优先保障春耕备耕资金需求,不断强化金融供给,以实际行动为春耕备耕注入金融“活水”,助力广大农户开启新一年的丰收希望。
“农行的贷款资金真的来得太及时了,肥料款不用愁了。”冉亚军笑眯眯地说。冉亚军承包了村里的土地,种植规模达到了30多亩,并自学了食用菌种植技术。由于扩大了种植规模,资金陷入短缺,购买肥料和其他准备春耕的资金就需要十万元以上,使他顿时捉襟见肘。
“真的是瞌睡来了遇枕头,我正在为肥料钱发愁,就遇到了农行走村入户的宣传金融产品,也不敢指望能贷到这么多钱。”冉亚军说。农行沿河支行的网点负责人崔雄威向冉亚军推荐了“惠农e贷”,短短几天就为其提供了18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解决了冉亚军的燃眉之急。
为确保做好金融支持春耕备耕工作,农行贵州省分行下发《关于做好春耕备耕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导各行组建专项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与客户面对面交流,通过实地走访,详细了解春耕生产计划、农资储备情况以及资金需求规模和用途,精准掌握不同地区、不同主体的春耕金融需求特点,为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做好精准支持提供依据。
各地农行分支机构匹配专项信贷规模,优先保障春耕备耕资金需求,指导各行用好“富民贷”“肉牛成本法”“粮农e贷”“种业e贷”等重点产品,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资农机供应保障等农业生产相关重点领域和主体,加大春耕备耕领域信贷投放力度。
在贵阳市开阳县,黄牛养殖大户罗大江眼下正面临资金周转难题。由于账面收入和固定资产不足,依靠传统方式授信额度有限,想扩大规模举步维艰。在了解到他的困难后,贵阳分行客户经理迅速上门,详细了解其经营状况并向他推荐了“肉牛成本法”贷款产品。最终,罗大江获得了50万元的贷款资金。
“农行不仅为我提供了资金支持,还结合贵州的黄牛产业政策,为我提供了很多养殖技术指导和建议。”罗大江高兴地说,“如今,我不仅能保证养殖的稳定发展,还能通过政策的引导提高养殖效益。未来,我有信心把产业发展得更好。”
近年来,贵阳分行积极响应贵州省推动黄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结合地方政府关于“促进优质黄牛品种繁育、提升养殖效益”的相关支持措施,创新推出的“肉牛成本法”贷款产品,旨在解决肉牛养殖户融资难题,提供灵活的授信支持,帮助农户扩大生产。贵阳分行通过精准的金融服务,不仅推动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还切实帮助农民实现了“丰收梦”,为春耕增添了动力。
贵州农行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春耕备耕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针对春耕备耕信贷资金需求广、时间急的特点,在春耕备耕期间,指导各行开辟春耕生产贷款审查审批“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发放春耕备耕相关贷款,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需。同时,加强惠农通工程和线上服务渠道建设,客户可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办理业务,减少客户跑腿次数。
2024年底,紫云支行在走访村委时,了解到安顺市猫营镇牛场坡村西瓜种植大户汤正朋打算扩大种植规模,但手里资金不足。客户经理立即联系了该农户了解情况,该农户表示打算2025年在火花镇禾弘村种植西瓜,但是平整土地、搭建大棚及育苗等还有约20万元资金缺口。客户经理与其约定好时间后上门开展了实地调查,当时该农户已与村民签订了140亩土地的租赁协议,客户经理当天完成资料收集,当天便提交了贷款白名单审查审批,成功为其审批授信20万元。2025年1月1日,汤正朋成功获得20万元贷款,西瓜种植大棚搭建及西瓜苗育苗工作也顺利进行。
同样,镇宁支行在走访蜂糖李产地六马镇时,了解到镇上蜂糖李种植大户吴德刚计划为其蜂糖李种植基地安装防雹网,并且马上要到果树施肥期了,购买肥料、请人工等开销较大,急需贷款资金支持。客户经理立即对该农户开展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当天将贷款流程审核完毕,成功为其授信30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
为提升农户金融知识水平,贵州农行组织开展“三农”金融讲堂等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通过举办集中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农户普及金融知识和政策,帮助农户更好地运用金融工具助力春耕生产。
截至目前,贵州农行已累计投放农户贷款109亿元,支持5.2万农户发展生产,其中精准投放于春耕领域贷款10.26亿元,为农户发展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贵州农行将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用金融“活水”浇灌农业产业发展,为贵州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