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时节,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的山间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金黄色的思州柚挂满枝头,宛如璀璨的星辰点缀在天空,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的活力与希望。
岑巩县是位于云贵高原向湘西过渡的斜坡地带的小县城,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适中的雨量,为思州柚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然而,在过去,这种优质的柚子却鲜为人知,大多只能在当地市场销售,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率先打破思州柚只能在当地市场销售局限的是岑巩县民丰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功将其推向国际市场,成为首个实现产品出口的“破冰者”。
岑巩县民丰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寿军回忆:“以前逢年过节,思州柚是本地人招待客人或送亲朋好友的必备水果,在2018年以前还好卖,价格也不错。2018年以后,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后面每年冬天几乎都会经历一波‘价格战’。”
眼见着思州柚市场开始不景气,刘寿军寻思着另辟蹊径。在一次与从事外贸行业的朋友交流中,他得到了一个启发:将思州柚的市场拓展到国外。经过深思熟虑,刘寿军决定将目标锁定在朋友拥有稳定客户资源的俄罗斯,希望通过这一点打开新的销售渠道。
然而,将产品出口到国外并非易事,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
产品需要在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注册备案,以确保其符合出口国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这个过程需要大量文件和资料,并经过严格审核。同时,报关通关也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流程,以确保货物能够顺利、快速地通过海关检查。
面对这些挑战,刘寿军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寻求支持和帮助。
2020年4月,在省委、省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合作社与俄罗斯贵州商会签订了《推动贵州精品水果(蜜柚)出口俄罗斯“产销对接”合作框架协议》,并在2021年首次实现了思州柚出口销售。2022年在有关部门帮助下,合作社完善了自营出口手续,直接与俄罗斯客商签订了思州柚出口订单。2023年,该社与俄罗斯等国家签订了400万美元的思州柚出口订单,完成出口思州柚582.66吨。数据显示,2023年岑巩县“外贸出口”逆势上扬,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493万美元,进出口总量位列全州第1位。
作为贵州首批“乡村外贸”试点县之一,岑巩县充分利用这一契机,积极推动思州柚的出口贸易。
在思州柚的出口过程中,岑巩县始终坚持“品质为王”的理念。通过加强品种改良、提高种植技术、完善质量追溯体系等措施,岑巩县的思州柚逐渐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岑巩县还积极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参加国际展会等方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思州柚的国际知名度。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目前,该县种植思州柚面积3.6万余亩,投产面积3.11万亩,年产量5.95万吨,实现年产值2.97亿元,促进1000多户农户持续增收,思州柚成为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